十萬民工不要錢!這種事情哪裏找?千古唯有弘威朝!
軍師們走了後,程閔便拋開剛才的事情,又開始認真處理各部奏章。案幾的奏章,幾乎如後世高考前的書山題海一般,頓時就將弘威皇給淹沒了。高考還有個時間,弘威皇帝恐怕一輩子出不來了。
弘威皇程閔一抬頭,旁邊的總管三德子就急忙擦汗。心說這寒冬臘月的,看把俺弘威皇給累的,都出汗了。也隻有我家勤奮的弘威皇,才能夠開創軍師口中的千秋大業。
皇台旁邊有一個小案幾,史官們也是在奮筆疾書,他們這樣寫道:自古以來,君王徭役從來不給錢,徭役重了農民就會造反。而弘弘威皇帝,取締了徭役,改成有償出工。反而給錢不要,這是因為什麼?
這是因為我弘威皇帝的仁德感化了萬民,萬民這才心甘情願義務做工。曆代君王數不勝數,能夠有這樣成就的,隻有我弘威皇帝。三皇五帝都不行。隻有我弘威帝,才能真正稱為大帝,弘威大帝!
史官向來都是嚴肅一絲不苟的,而從這一次十萬人的做工,可以看到弘威大帝在全天下人心中的威望。服侍這樣一位聖明天子,史官感到就算現在死了也值得了。
……
後世的紫禁城是明、清兩代24個皇帝的皇宮。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遷都北京,開始營造紫禁城宮殿。
而程閔建造紫禁城的時候,找來了最專業的星象學老頭子,以紫微垣位於中天,天人對應之說。又召集全國頂尖的工匠彙聚一堂,在鄴都的子午中心線上,營造了龐大的紫禁城宮。
紫禁城,成為華夏帝國第一位皇帝,弘威皇帝程閔和他的眷屬居住的皇宮,除了所屬的宮女、太監、侍衛之外。隻有被召見的官員,以及那些被特許進入的人員才能進入,這裏是任何外人不能逾越雷池一步的地方。是華夏帝國真正的權利中心。
距離二月一日還有一天的時候,弘威皇帝程閔移駕紫禁城的儀式正式開始。
數千樂師,遍布程府通往紫禁城的道路兩側。當弘威皇帝聖駕走出城府的時候,這些樂師鼓足了氣,吹響了數米長的巨型號角。震天的鼓角聲,透出無比的莊嚴。震徹天際的同時,仿佛也在告知天下萬民,華夏帝國皇帝的遷宮典禮開始了。
兩萬陷陣營,清一色的騎軍,刀槍鋥亮沿途守衛。儀仗彩旗、華蓋如林,隨風招展。百官步行在龍攆兩側,擁簇著程閔的車駕。稍後麵的地方,宮女在內,宦官在外,擁簇著皇後黃月英的車駕。一行幾乎十萬人,浩浩蕩蕩望鄴都內的紫禁城而去。
整個鄴都沸騰了,家家披紅掛綠。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鄴都百萬百姓自發組織了起來,就在主道兩側搭起戲台子慶祝,融入到弘威朝難得一見的典禮之中。
弘威皇帝萬歲的呼聲在這一天裏,從來沒有斷過。
百姓心頭火熱,是弘威皇帝為他們帶來了無法相信的好日子,他們會永遠記得弘威皇帝的恩德,他們會永遠擁護自己華夏領袖,“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是華夏帝國的子民!”不論在任何場合,隻要說道自己的國家,人們總是這樣激昂的說。
新落成的紫禁城,經過進一步拓展後,占地麵積1200000平方米,建築麵積25萬平方米,建築1300餘座,房屋一萬三千餘間。四周是五丈高的城牆,更有60米寬的護城河環繞。
這座宏偉的宮城,已經遠遠超過了前朝的未央宮,並成為這個時代,世界上最大,最宏偉,最奢華的宮殿建築群。並在持續很久的將來,成為整個大地的權利中心。
後來民主出現了,就沒有任何的宮殿可以超越“華夏皇宮紫禁城”的規模。“華夏皇宮紫禁城”,便被認定為第九大古代奇跡。成為炎黃子孫世世代代的象征,也成為古代帝王權利最巔峰的象征。
後來有人說道:“金字塔也很高很大嘛……”
“白癡,那是死人住的地方,能夠跟華夏帝國皇帝相比?”
“那倒也是!”
一萬陷陣營軍在紫禁城外,一萬陷陣營軍在許褚的帶領下,先一步進入紫禁城外城,第一時間控製各處要道,門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