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閣關城內,諸葛亮的行轅,布置在駐軍校尉府內。漢室天子氣派的儀仗,威武的禦林軍,讓簡陋的府邸有了許多帝王氣象。
此刻,諸葛亮的聖駕正在大廳堂上,堂下文武兩班,文臣以蒯越為首,武將以文聘為首。
由於皇帝來到了這裏,各處重新布置,就連門檻都加高了不少。“門檻高”,也許這就是後世一詞的來曆。
“孫權鼠目寸光……!”寶座上的諸葛亮得到江陵的奏報十分憤怒,詆毀著大吳皇帝。
蒯越開口道:“易經有雲,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
諸葛亮心說拉一個墊背的總比沒人強,他聞言麵色一整,道:“蒯愛卿所言甚是,求人不如求己!”
這時,文聘瞪著環眼,粗聲道:“陛下,那程文傑已經來到了關外,臣祈求五千精兵為先鋒,一定挫其銳氣。”
諸葛亮插嘴道:“程文傑的為人,一定會主動前來,少不了文將軍的一戰。”
“報……”正在這時,一名侍衛疾步入了大廳,吧唧就摔了個大馬趴。嘰裏咕嚕,正好滾在龍台之下。
原來這門檻高了,腳下沒留神。
群臣見到後,頓時目瞪口呆。諸葛亮臉色大變,心說就這素質?朕如何打贏程文傑?
侍衛都沒有起身,就爬在地上,雙手舉過頭頂抱拳,大叫起來,“啟奏陛下,程軍一萬先鋒不足關前五裏,看其中儀仗,定然是弘威皇親至!”
果然。諸葛亮的注意力被吸引走了,起身道:“程文傑到底是來了,文將軍。朕也給你一萬兵馬。朕就在關城之上,不。朕也親至陣前……”
出門的時候,諸葛亮竊竊私語,對手下吩咐道:“程文傑好大喜功,戰必親臨,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劍閣關外,隆隆的腳步聲回蕩在群山之中。程軍清一色的玄黑軍服,黑色輕甲,士兵個個精悍,軍勢極盛。程閔便在關前一裏之處,停下大軍後觀察四周山勢。雄關劍閣,四麵環山,劍閣就在大劍山橫斷的峽穀之中。城樓兩側是兩座如寶劍插地的高峰,綿延出去全是高低不一的大山。
突然間,關上鼓聲大作,回蕩之中。仿佛群山也在呼應。
程閔舉目望去,隻見關門打開,一彪軍馬開出關外。不一刻。這一彪軍馬就來到程軍之前列陣。
程閔不敢怠慢,急令全軍戒備待戰。他就策馬立在陣前,金絲黃袍服,外罩金盔金甲,手提土豪金槍,身後明黃的傘蓋。裏裏外外明黃一片,陽光一照耀眼奪目。
對麵蜀軍陣中突然波開浪裂,吱扭聲中一輛插著烏黑傘蓋的龍攆,被士兵們推了出來。隻見龍攆的門簾一掀。頭戴冕冠的諸葛亮露出頭來,身穿黑色的龍袍。在陽光下泛著烏光。堂堂正正的四方臉頗有帝王威儀。
在秦始皇的時候,龍袍是黑色的,漢朝初期也是黑色的。直到漢文帝的時候,才改為黃色,並一直沿用到了後世。唐代的時候,認為赤黃近似日頭之色,日是皇帝尊位的象征,正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君”,故赤黃除皇帝外,臣民不得僭用,把赭黃規定為皇帝常服專用的顏色。
兩位帝王對峙沙場,數百年不曾一見。於是,兩國之戰時,人們將章諸葛亮稱為黑袍皇帝,弘威皇帝程閔稱為黃袍皇帝。
黑袍皇帝諸葛亮禦駕來到陣前,就是不想讓黃袍皇帝程閔搶了風頭。你程文傑年號裏有一個武字,我諸葛亮決不能比你慫。你敢領軍親征,我也敢。
諸葛亮鼓足了氣勢,一手扶住龍攆的幫子,一手遙指程閔,道:“亂臣賊子,朕聖駕在此,還不快快下馬受縛!”
吱扭扭聲再次響起,隻見諸葛亮的木質輪椅龍攆,輕搖羽扇向前挪了一段。
好好的一個人坐“輪椅”上了,程閔手中大槍一轉,哈哈一笑,道:“諸葛村夫,你的“賤格”果然雄壯!”程閔將劍閣兩字咬的很重,說成了賤格。
“賤格!”諸葛亮也咬的很重,他隻以為程閔被自己蜀地的雄關震懾,不屑道:“朕的“賤格”天下第一,程文傑,朕勸你早早回頭,別死在朕的“賤格”之下!”
程閔仰天大笑,差一點笑出了眼淚,心說這諸葛亮真是太“可愛”了。
數萬人驚悚,不知弘威皇帝為什麼如此豪邁的大笑。
然而諸葛亮被笑的大怒,叱道:“程文傑,你笑什麼笑?你傻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