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洛坐在堂上,看著堂下段鍇挑來的那些主簿和寺丞,眉頭忍不住一跳。
下麵這些麵孔中有一個她再熟悉不過的人。
她開口問道:“段大人,本官讓你去吏部看看,是否有合適的律科的人才?”
段鍇一臉茫然,“對啊,怎麼了嗎?”
常洛抬手指向站在中間的那個人,“這位,也是律科所錄用的人才?”
站在中間的年輕人眉目清秀,有些偏瘦,一直微含著頭,常洛指向他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下意識地看向了他,年輕人不慌不忙,沒在意周圍人投過來的目光,向常洛一揖,“學生乾安十三年律科士子,王琦。”
常洛想都不用想也知道這位是誰弄過來的了。當初太學祭筆之時,此人身為寒門學生,當時公然跟蕭衍叫板,可以看得出是個有骨氣的人,那場對決之中,全程也是不卑不亢,不慌不亂,後來被蕭衍帶走了之後就再沒了消息,直到她那天在蕭衍的府上看見他,一瞬間已經明白此人已經被蕭衍收為己用。
吏部在蕭衍手下,她特地叮囑段鍇選人時要注意,隻從律科士子中挑選,也要注意品行,就是怕她這邊換水,把薑家的換出去了,又換來一批蕭家的。
可這王琦……
她一直有些好奇,以王琦這種人的性格,最看不順眼的就是蕭衍這種人,看那日太學他的表現就知道了,要把他收入自己的陣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可看那日他的樣子,分明已經完全在給蕭衍做事了。
常洛的這些想法在腦海中過了一圈,最終沒有再做言語。蕭衍既然能把他弄進來,那律科榜上的準備怕是也做的詳盡了。
“那既然諸位今日來了我大理寺,往後還望各位恪盡職守。一會兒段大人會帶著各位熟悉一下手頭的事情,你們便跟著去吧。”常洛說完,轉頭看向段鍇,“段大人,幫忙叫下吳大人,本官有事要跟他說。”
段鍇聽見吳思敬,炸毛似的聳了下,似乎想說什麼,卻又礙於這麼多人,想要維持一下自己的麵子,有些哀怨地看了常洛一眼,領著這些人出去了。
常洛在他們走後溜到窗邊,盯著這些人的動作,後麵進來的吳思敬一推開門就看見自家上司扒在窗邊,把身子扭了個九曲十八彎,把手放到嘴邊,提示性地咳了咳。
常洛這才正回身子,“咳,那個,吳大人,提寺正的事情。”
“我記得您說這月月末才要……”
“段大人我還有別的事情需要他做,寺正需沉穩之人,還望吳大人不要推辭。” 常洛說罷,走過去,“另外,還有一件事。”
常洛俯身在他耳邊說了一句話,吳思敬聽完,微微一皺眉頭。
“大人這是何意?”
“那位叫做王琦的,是我曾經的太學同窗。如今在右相手底做事。本官想讓段大人盯著點他,但是不太放心,你知道他那個人,雖然機靈,但是總有些不穩妥。”
吳思敬略一想,“大人怕右相那邊會弄出什麼事情來?”
“如今我與右相一黨暫時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衝突,但也要以防萬一。薑家勢微,右相已有厲馬,大理寺不能再控在他手中。”
“下官明白。”
常洛將吳思敬送出去,坐回原位,吏部那邊的事務有消息,即將派任大理寺卿下來,她原本以為蕭衍定會安排一個自己的人下來好接管大理寺,然而出乎她的意料,蕭衍似乎有意選任殷祥忠來,此人原為大理寺正,後來因為得罪了薑黨被外放做了縣尉,為人兢兢業業,恪盡職守,也不拉黨結派,為人很是正派。蕭衍的舉薦,很是中肯。
那日秋祭上她說不想了解蕭衍,嘴上是這麼說,心裏卻明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她自然是需要了解他的,隻是,原先的想要了解,不過是出於對敵人的探查。現如今,她想要了解他,是出於好奇。
蕭衍這個人……了解多了,身上讓人忍不住探求的地方太多。
至少,她如今認識的這個人,和坊間傳聞的那個大權臣,有太多的不一樣。
常洛到到達京畿大營的時候,門口人告訴她裴鈺正在裏麵議事,她便在外麵候著。話說裴鈺領了副都護的職,本來早該往禹州一帶,隻是當時禹州大營動亂,都護府內也是一片混亂,沒辦法安置,便未讓裴鈺留在禹州,暫且安置在京畿大營之中做個分管。
京畿大營是當初為護衛京城而特設的,與城防營不同,不是誰想進就能進的。是護衛帝京的第一道防線,營中軍士都是在邊防駐軍中立過軍功的,戰事安定了之後才收歸京畿。京畿大營的統帥如今是靖懷將軍,華裳的母親,出了名的治軍嚴謹,營中來往巡邏之人都著一身黑色輕甲,目不斜視,營中安靜,各司其職,聽不到一點喧嘩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