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超的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和反複推敲的,他曾經使用觀天術分析過,日本人對於低空夜間空襲準備不足,日本人缺少雷達,預警能力很差,高射炮也很少。其次,日本的房屋多為木板結構,極易燃燒。從江戶時代起,東京就是火災多發地區,1923年的大地震後,大火幾乎席卷全市。更主要的是大規模轟炸帶來的大火可以極大地震撼日本國民,動搖其抵抗意誌,並破壞其分散的中小工廠,使它們無法向大型裝配廠輸送在小作坊中生產出的預製品,這樣就可以使整個日本軍事工業陷於停頓。
當唐超再次和潛伏在東京的諜報人員取得聯係後,東京的消防能力他也就非常了解了。東京有數百萬人口,城區麵積達200多平方英裏,卻隻有8000多名受過訓練的消防隊員,2000名輔助人員,1117部消防車。救火水管短得可憐,救火車被限製隻能用2個小時的汽油。市自來水總管道的壓力靠的是電力抽水泵,一旦電路被切斷,水泵就不能用了。唐超斷定,東京城區一旦被點燃,火勢將無法控製。
此外,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這種美國巨型炸彈的威力,唐超命令每架戰機都要卸下槍炮,這樣節省下的重量,加上不必形成高空精確轟炸那種緊密隊形,可使每架飛機比平時多掛載80%的炸彈,即達到9噸以上,這樣,100多架戰機便可攜帶300噸以上的巨型炸彈,在加上飛機身上帶上的其他炸彈,他們的帶彈量足可以覆蓋東京一大片地區,這次的行動能否成功,關鍵在於行動的突然性,而唐超精心準備的閃擊戰,正好滿足了這個作戰要求。
隨著1顆綠色信號彈劃過天空,第1架戰機從機場飛上天空。30秒後,第2架飛機騰空而起,隨後的戰機在震耳欲聾的發動機聲中一架接一架地起飛了。近百架轟炸機接連從後方的各個機場呼嘯而起,它們就像成群數不清的雄鷹,一會便消失在夜空中。轟炸機發出的巨大轟鳴也漸漸遠去,這種大批量機群集體作戰是史無前例的,盡管戰前已經製定了詳細的轟炸計劃,並進行了無數次的戰術演練,但在實戰即將到來之即,擔負轟炸任務的飛行員們既興奮又緊張,因為他們自己也無法知道接下來將會發生什麼。
事實證明,飛行員的擔心是多餘的。晚6時30分,從第8戰區趕來的飛虎隊機群也開始加入這個龐大的空中行列,進行極其必要的護航。引擎的隆隆聲和飛機的怪叫聲連成一片,響徹海空,轟炸機和戰鬥機機群編好隊形,向北飛去。夜空晴朗,一輪新月在海天交界處升起。唐超經過南京上空時,情不自禁地向下俯視…
從漆黑的夜空可清楚地看到,那裏仍不時迸發幽幽的磷火之光,忽明忽暗,那是30萬死難同胞的使命召喚。
臨近午夜,本州島的海岸線出現在唐超的眼前。
“各攻擊單位注意,我們已到達本州上空,我們已到達本州上空,請做好戰鬥準備。”唐超的聲音回蕩在戰鬥機攻擊群和轟炸機機群之間。
12時15分,機群飛臨東京上空。飛行員們已經可以看見燈光下整齊排列在機場的日軍飛機。而日軍對這群轟炸機的到來一無所知。唐超下達攻擊命令後,轟炸機群迅速以攻擊隊形展開,向著機場上的獵物撲去。夜空中響起刺耳的警報聲,一些探照燈開始向空中照射。由於以往除了防空演習外從來沒有戰機轟炸過東京,所以許多居民對警報聲並不在意,但這次他們錯了。
隨著如雨的炸彈從空中墜落,日軍的機場頓時被火焰覆蓋,無數的炸彈、燃燒彈落到地上猛地爆炸開來,爆炸產生了不可思議的力量,所有的戰艦,包括這艘加賀號航空母艦全被大火吞噬,甲板上所有的人,立刻就化為了飛灰,漫天飛舞。這些可憐的日軍根本就還來不及發出一聲驚呼,甚至連害怕恐懼的感覺都沒來得及產生,就已經被這詭異強大至極的衝擊波炸得粉身碎骨。炸彈的爆炸引發了油庫、彈藥庫和飛機油箱的連串猛烈爆炸,霎那間,許多飛機還沒來得及起飛,便被炸毀於地麵。
飛行員的眼睛像鷹一樣向地麵搜尋,他們本希望能夠完全的消滅剩餘的戰機。頓時,以碼頭為中心,一道道狂烈的衝擊波在水中、在地麵上、在空中,迅疾無比地擴散出去。狂暴的氣流橫衝直撞,一陣陣尖銳至極的破空聲,在空中激烈的回蕩,漫天的濃重夜霧被一掃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