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感恩(1 / 2)

大雪紛飛,積雪清了又落,清雪的速度還沒有落的快。隻在外麵站一會兒,便成了“雪人”。

房間內爐火燒得正旺,桌上的菜肴隻動了幾口。池靖卿略微思索,若要以誠感動蒼天,皇上與皇後一同祈禱自然事半功倍,且她有悲天憫人之心,他更無道理阻攔。

他道:“明日一早我們便去,道路難行,興許還要在護國寺歇息一晚。”

沈素期一點頭,忽而想起什什麼,神色略帶幾分懷念:“說起護國寺,當真跟它淵源頗深,若無大師提點,我亦不會勸誡你不動殺戮。”

當時不覺得慧生大師的話有什麼,千帆過盡再想起時,不由欽佩慧生的智慧與遠見.

“哦?”池靖卿對她先前所經曆之事頗感興趣,雖知道她在護國寺住過一段時間,卻並不清楚所發生之事的細節,“護國寺的大師給了你什麼啟發,說給朕聽聽。”

沈素期的思緒隨之飄遠,緩緩道:“那段時間隻想著向池靖遠報仇,什麼多餘的心思都沒有,得知池靖遠會去護國寺上香,便在寺中埋伏,不得不說,當時多虧趙子威的幫忙,倘若沒有他幫襯著,恐怕我也活不到今日。”

她將當時所發生之事大致講了一遍,末了才提起慧生,道:“那時慧生大師許是猜到了我要殺池靖遠,也許預料到後來發生的種種,便告誡我日後減少殺戮,要以得服人,乍開始我自然覺得慧生這話沒什麼依據,但到後來回到你身邊,得知你要起義,再想起慧生大師的話,才覺得一切皆是命中注定的。”

倘若不是慧生大師的話,池靖卿決定起義之時她不會勸他減少殺戮,那麼這一場起義還不知會連累多少無辜之人。

池靖卿唇角含著笑意仔細聽著,不由感慨:“當初的確因為聽了你的話,才沒有與池靖遠硬碰硬的,如此說來,明日去護國寺,朕也要見見那慧生大師是何許人也。”

沈素期優雅的喝口湯,忽而想起什麼:“對了,皇上,長時間以來,可有趙子威的消息?”自打上次在涼城因著她要留在池靖卿身邊,與趙子威分別之後,便再未見過他。

“化龍草送來時,聽聞有江湖寮的人在雪山相助,那采藥之人,便是趙子威。”池靖卿上次稍微詢問了一番,才得知到最後沈素期仍欠了趙子威的恩情。續而道,“但趙子威並沒有露麵,朕也便沒有再追問下去。”

沈素期心頭詫異,一時竟不知應當說什麼。當初趙子威是因為與她慪氣才離開,原以為從此不會再有交集,未想到他竟是幫她去找化龍草,且從前聽南離之言,化龍草生長在極其凶險的地方,他本人沒有出麵,難道……

抿了抿唇:“皇上,那江湖寮的人有沒有說趙子威的去處?”話出口才覺自己這般問有些不妥,“畢竟他幫忙尋找化龍草,我們應當謝謝他。”

怕他多想又加了一句,這種說法便合理的多,想來也不至於他多心。

池靖卿不由失笑:“他算你的救命恩人,朕謝他是應當,豈會多心。”端的是一副坦蕩蕩的模樣。

“那便問問當初送化龍草的人,趙子威有沒有讓他帶話?”沈素期道,“若能找江湖寮的人過來便再好不過,不過也要等雪停。”說著,看向窗外,那一片白茫茫之景。

池靖卿將她的話記下,道:“好,等這場雪過去。”

萬物在這場大雪之下尋求生存之路,柔軟的雪亦可殺死人,成百上千條性命死於其中。

京城某一處避難所,原木搭建的簡易棚子,棚子中或躺著或靠著的難民,臉上皆是瀕死之色。官兵從棚子中走過,將死去的人用擔架抬到棚子後方,一把火火化,生前素不相識的人,死後骨灰混雜在一起,從溫熱到冰涼,北風一吹,混雜在雪之中,吹到行人臉上,便化作死灰。

“官爺,他還沒有死,他還活著,你們不能燒死他……”棚子中一位四十出頭的婦女拉著從身邊走過的官兵,被凍的通紅發裂的臉上掛著兩道淚痕。

官兵的擔架上抬著她將死的丈夫,全身暴露在外的皮膚紅得發紫,腳跟裂出口子,往外淌著血,閉著雙眼,似乎接受將死的命運。

鼻孔下時而冒出的白氣還可證明他還活著。但活著又有何用,官兵看也不看,聲音漸大:“沒死?一動不動的,和死了有什麼區別,在這種鬼天氣裏活活受罪,還不如死了!”

“且死了就死了,死了他一個,省下來的糧食就能多救一個人,索性他著副樣子也沒辦法再救回來了。”

婦女滿臉絕望,拉著官兵衣服下擺的手臂無力的垂下來。這話又話何嚐不對呢,這樣的環境中,活著還真不如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