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墨涵聽到辛歆這樣一句話不由得內心顫動起來,不過他還是壓住自己內心裏的激動說道:“不用了,你的鞋跟這麼高,還在十樓,不得累死你。”
“好了,沒關係,我要是累我就告訴你,走五樓看看人不會不會少點,要是少了就電梯吧,我不喜歡人多的味。”
辛歆對著顧墨涵淡淡得說完這幾句話,其實顧墨涵知道辛歆沒有這麼矯情,她是向來喜歡擁擠的人群的,她也說過那樣才讓她感覺到輕鬆,就算是以後性情變了吧,可她獨自在美國求學那幾年,不會沒有擠過擁擠的地鐵和公交以及電梯,所有的邏輯和現實標明,這樣說不過是為了照顧自己的感受而已。
顧墨涵的心中有了第二層竊喜,這個女人應該不是內心毫不顧忌自己的。
時間猛地拉回十六歲那年,辛歆忽逢家裏變故後來被顧家用善意的謊言收留,顧氏夫婦讓兒子顧墨涵將她帶到家中。她還記得那時候第一次啊見到顧墨涵,那時候的他二十一歲,還未曾在商界揚名,表情性格和現在一樣高冷,但那時候的顧墨涵沒有現在的穩重,也同樣沒有現在的顧墨涵的氣場和冷冽。
媽媽說的還是對的,時間是最強硬的東西。
辛歆不可避免的還是想起了這個人。
十六歲在遭逢家裏變動之後額她是格外的喜歡擁擠的但是卻不認識的人群的,因為這樣她就能感受到自己也是大家中的一員,沒有那麼的孤單,也沒有那麼的特殊,那些所謂的“真相”也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擁擠是安心的,就包括這裏麵的汗水味和公交車裏汙濁的氣味混合在一起也是格外的曼妙,這才是鮮活的可愛的人,不會那麼麵目可憎,不會那麼冷漠。
辛歆在家裏出事後的幾天一個人坐著公交離開了顧家,隻跟家裏的保姆說了一聲,也沒有說去哪就拿著公交卡和地鐵卡出門了。
一路上她兩種交通工具輪換著坐,但還是不可避免的來到了辛家大宅,那個她居住了十六年,有她一切美好回憶的但是如今被提示不是屬於她的地方,她忽然感到悲涼,隨即匆匆離開。
走了一段路之後繼續換乘去了別的地方,但是她並不知道應該去那。自從家裏出事後,她手機也是習慣的長時間保持關機狀態,省的所謂的一些來自同學和老師的關心打擾。
其實後來他是真不知道如果坐火車或者高鐵能夠去哪,否則她的逃離絕對不止這麼簡單。她本來心想著隻是要離開一會,出去透口氣就回來,可是這卻急壞了在家裏等到暮色四合也等不到她回來的顧家人。
她們都不忍苛責這個女孩,都想著她可能是因為家裏變化太大而受不了出去走走,但是每一個人又都是很害怕,她們怕這個小姑娘會自殺。
“我出去找她,你們在家裏等著。她不是不知道輕重的丫頭,應該是手機沒電了所以打不通,你們在家裏先吃飯吧,我會把他帶回來。”
這話說完顧墨涵就急急地開車出了顧家老宅去找辛歆,他不知道這個丫頭還能去哪。生氣和擔憂摻雜著疼惜,繞在他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