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曾是翩翩少年郎(1 / 2)

虛雲山有道觀,名為虛雲觀,道觀長年香火不盛,最大的原因就在於這座道觀太高太遠,登上山頂來到道觀殊為不易。

不過偶爾也有一些心誠之人不辭勞苦,上山入道觀,虔誠貢獻香火。

往往這一類人,能夠供奉出來的香火錢都不是很多,觀中老道人對此也不上心,觀內也就僅有其餘兩名童子。

道觀後麵有兩塊田地,更多的時候,都是佝僂老道人獨自在打理,一年下來,倒也不愁吃。

自從五六年前,兩名孤兒被老道人在山下收養之後,便再不見老道人下山一次。

王敬之有兩個道童一起玩耍,雖然自己年紀稍長一些,但是由著兩個道童帶去後山玩耍,還是覺得很有趣。

至少,比安安靜靜坐在道觀裏麵,聽先生和那個老道人東一言西一語要有意思得多。

側殿內,老道人將一杯剛剛衝泡好的茶水遞給宋良元,出聲笑道:“春茗細尖,早就知道你要來,隻是不曾想到,你會來得如此晚。”

宋良元聞言,略帶幾分歉意神色:“下大勢,朝夕之間就會翻覆地,委實是在大啟還有諸多地方需要布局,這才耽擱了這趟行程。”

“能保萬無一失?”

宋良元放下杯盞,無奈笑道:“謀事在人,成事在,人算與算與下大勢而言,終究是微末道行,做不到萬無一失。”

“我離開雲陽城做下的一樁布局,剛剛得到消息,算是作廢了五六分。”

對於宋良元謀劃本事,作為多年的知交,老道人心中自然有數,但是聽聞他的一樁布局沒過多少時日便已經廢去大半,還是有些驚訝。

“為他做下的一樁謀劃,原本是想讓他三年之後登科入仕,現在看來恐怕要更早一些了。”

宋良元口中的這個’他‘,老道人心知肚明。

很多事情知曉一二即可,知道得多了,反而徒增煩惱,所以老道人止住了宋良元的話頭:“你還是這麼看好他?”

宋良元搖了搖頭,緩緩到:“與其是看好他,倒不如是看好他爹的那二十餘萬戰卒,下諸國分立,還是要靠他爹手中的長刀,一步步砍出一個太平盛世出來。”

這個法,在那樁謀劃之初,並未曾聽宋良元提起過。

“想不到你這個下學識最多,讀書最深的先生,到頭來也隻是一個勢利眼。”

一句不鹹不淡的打趣,宋良元不去承認,也未否認,甚至都沒有在意。

“謝家有二子,長子這一生也就那個造化了,想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是不可能,太難!”

“所以我當初才會勸謝禹,棄長子而重次子,下大亂最終既是止於謝濟之手,也是止於謝濟數萬戰卒之手。”

老道人靜守山中多年,並不在意什麼下大勢,動亂太平與他相幹不大,隻不過不忍心眼前這位老友,費盡思量到頭來如水中撈月一般。

“你一個讀書人,沒有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而那一個老和尚同樣也做不到青燈古卷廟中敲鍾念經,都是一群沒事找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