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天子與群臣,李家與謝家(1 / 2)

孟華亭將那份加急送來的諜報,看完之後便放置於案頭上麵。

諜報上麵將謝濟在這一次事件中的一言一行俱是清楚記載於上麵,已經換去白甲的女子竟然是破荒的舒展眉頭,嘴角含笑。

如今大啟處處狼煙將起,可能唯一能讓這位女子將軍稍微寬心的就是看到了謝濟的消息。

尤其是關於他的那些不算太壞的消息。

不卑不亢,有勇有謀,諜報上麵對於謝濟的描述此八字可一言以蔽之。

坐在中軍帳裏的女子,突然想起一事,再次將那份諜報拿起,細細揣摩起來,不多久,女子若有所思,當即提筆,修書一封,送與那位在高陽廟堂身為文官之首的父親。

同時,女子還將與大啟子手中那封相差甚大的加急諜報送了回去。

————

大啟今日的朝堂格外熱鬧,群臣商議主要就是兩件事,定遠公白術臨危受命,遠赴燕南道斬首流寇近萬人,如此奇功,該如何封賞?

有意思的是如今大啟廟堂之上,已經沒有一名武將,因為都隨大將軍謝禹巡防北境去了。

那位曾經沙場殺人如屠戶殺豬一般的大將軍不在朝堂,氣氛就要活躍了很多,文官不似以往那般沉默寡言,死氣沉沉。

可一旦活躍起來,即便是廣開言路的子都覺得有些頭痛。

按照白術此次功勞折算下來,朝堂群臣駭然,因為大啟軍功條例明細記載,白術的所有軍功累計起來,已經可封為異姓王。

然而當初上將軍謝禹曾在朝堂上麵公然拒絕封王一事,甚至在朝堂之上拔刀向百官:“大啟有敢再提異姓王之事,罪同禍國。”

如此一來,今日這件事就顯得有些複雜,總不能讓白術也成為大啟國的上將軍吧,且不陛下答應與否,但是敢提出這個想法的人恐怕真的是不想在朝堂為官了。

因為大啟國的上將軍,與其是子封賜,倒不如是三軍將士隻認此一人。

當然,也有人,定遠公深受皇恩,為君為國為民分憂,分內之事而已,無需封賞。

“定遠公寶刀未老,勇冠三軍,陛下......”

‘勇冠三軍‘四字剛一出口,這位向來以直諫立身的年輕禦史中丞大人,自知失言,當即以手捂住嘴巴。

身為文官之首的那位孟老相爺此刻緩緩站起身來,那位年輕諫官如獲大赦一般,趕緊入列,悻悻然,戚戚然。

至於為何如此,朝中其餘同僚心中一清二楚。

勇冠三軍,置上將軍謝禹於何地?

“陛下,因為白術的緣故,燕南道如今算是可以安定下來,其餘零散流寇已經難以掀起多大風浪,大將軍白術功不可沒,至於封賞一事,可等他回朝之時,再行商議。”

既然一時之間爭得不可開交,沒有定論,龍椅之上的子對於老相爺出麵和稀泥也樂見其成,大袖一揮。

“就依孟相所言,此事日後再議,可南境界碑一事,如何妥善處置,今日務必有個定準。”

談及邊境一事,文官們就開始麵麵相覷,畢竟他們對於鄰國邊境一事,隻能從各地送來的諜報上麵知悉一二,好在他們當中大多數人都有這麼一份自知之明,不去妄議。

依舊是老相爺打破這種沉默:“南境目前由孟華亭督防軍務,與陛下手中的那份諜報有不同的是,亭兒單獨修書一封,此次界碑挪動的貓膩由謝濟尋出,並且謝濟已經明言讓上單國君修請罪國書,遣使納貢如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