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李太醫的恨(1 / 2)

如果說皇帝第一日的免去早朝,還可以讓人理解。

那麼,這接下來的三日連續都是罷免早朝,朝中的多數官員已經開始覺得此事已經十分的古怪了。

相府之中,錦繡得了管家顏伯帶來的外祖父顏如海的口信,說是外祖父顏如海在書房之中等著她。

錦繡從顏伯的神色之中,可以看出外祖父是有要事要與她相說的。

而這幾日來,京都之中,官宦之間傳揚開的,自然是莫過於皇帝久居乾清宮內殿,連免了三日早朝的事情,甚至,一概不見外臣,出入乾清宮的除卻太醫之外,便是隻有趙太後了。

眼下這個時候,外祖父顏如海突然有事相商,錦繡已經明白,除卻此事,不做他想。

匆匆地用過早膳,錦繡就跟著管家顏伯往書房而去。

才進了書房,錦繡就看見外祖父雙眉皺緊,神色之間疲倦濃重,可見這三日來也是十分掛心皇帝的龍體。

眼下的京都之中,淮王滯留北漠,歸來京都的時間未定。

江南的事情還在協辦之中,寧王皇景梧與景王景沐暃根本一時間也不能回到京都。

那麼,一旦在眼下這樣的情形之中,皇帝的龍體有了什麼閃失,京都必然生亂的。

錦繡當然明白外祖父顏如海究竟在憂心什麼,而外祖父作為相爺,國中政事,他是義不容辭的,京都不能亂。

“外祖父。”錦繡低低喊了一聲:“錦繡來了。”

丞相顏如海聽到錦繡的聲音,這才從眼前的奏折之中抬起頭來,將手裏的狼毫擱置一旁,站起身來:“錦繡,對於這三日來皇帝罷免朝政,你覺著如何?”

錦繡皺眉,想了想,開口道:“外祖父可聽說太皇太後前去探望皇上之事?”

丞相顏如海點了點頭,皺著眉道:“此事,當時我也是在乾清宮外,與一眾的大臣候著的,後來,太皇太後車輦到來,隻是進了乾清宮之後,當日便往皇寺去了,至今都未曾回宮,說是要齋戒半月。”

聽到這話,錦繡想到了楊若昨日得到的消息,也正是如此,那麼就是可以說明一點,皇帝確實是病了,甚至這病,還非同尋常的很。

太皇太後向來因為趙太後的緣故,對於皇帝,並沒有多少的關懷,隻是皇帝到底是太皇太後的嫡親孫子,一旦皇帝有恙,這是動及國本的大事,太皇太後絕對不會坐視不理。

而如今,太皇太後去過了乾清宮,卻是沒能給眾臣一個答複,反而是自己往皇寺去齋戒,可見,皇帝的病還十分的奇怪,短期之中是不會好轉的。

隻是,錦繡始終覺得,皇帝這病,透著的古怪越發濃重了。

要知道,皇帝正是血氣方剛的年歲,前世,皇晟樊登上皇位,那時的皇帝都不曾有隱疾纏身,不過是皇晟樊下了慢性之藥,漸漸耗卻皇帝的身體。

慢性之藥!

猛地,錦繡想到了什麼,可是又覺得或許並非是自己所想,畢竟在如今的局勢之中,皇晟樊不同於前世的時候,這時候的皇晟樊羽翼尚未豐滿,反而是寧王還是景王,都是勝過皇晟樊一籌的。

皇晟樊根本沒有道理,在這個時候給皇帝用上慢性之藥,而前世的時間也根本就對不上,皇晟樊如今還甚至身在北漠,歸期不定。

可是,皇帝的病確實來的十分突然。

想到這兒,錦繡皺眉看著顏如海:“外祖父,你覺得皇上這病,是什麼緣故?”

顏如海一聽錦繡這話,雙眉皺的更緊:“這裏麵一定是發生了什麼,皇上不會無緣無故就有了什麼隱疾,隻是奈何毫無頭緒,不過眼下我倒是覺得,或許該讓寧王先行回京。”

錦繡聞言,卻搖頭了:“不可,若是如此,父王也必然不會得民心,相反之下,隻怕會是眾矢之的。”

“這……”顏如海顯然也是明白:“雖是如此,但是凡事應該以防萬一,若真是皇帝……”

說到這,顏如海沒有繼續說下去,錦繡卻已經明白了外祖父的意思。

“相爺,宮裏來人了。”書房之外,顏伯的聲音響起:“說是皇上醒轉了,召相爺進宮。”

顏如海一聽這話,眼前一亮:“我且先行進宮,若是可以,錦繡,你且往皇寺走上一回,且問問太皇太後,皇上當時究竟是怎麼一副情形。”

“我知道了。”錦繡應下,顏如海一頜首,抬步已經朝門外走去了。

隻是才到了門口,丞相顏如海似乎想起了一事,皺眉道:“錦繡,你身邊那個名喚楊若的丫鬟,或許要好好提防著,隻怕是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