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極好的機會(1 / 2)

隆冬大榮,時節至,盛宴期,京都百姓歡騰大慶。

似乎是感知到了時節將至,連夜下著的大雪,竟然是在三日之前巳時的時候開始停歇。

三日下來,倒是未曾再有大雪而來,大榮京都的各個街道之上,巡城的兵衛們都已經將其鋪地的厚厚積雪清掃幹淨。

此刻臨近傍晚的光景,非但是大榮京都那最為繁盛的商業街之上人潮湧動,門市鼎沸,其餘的街巷之間,都是大門而開,小販們更是熱情地吆喝著。

不同於大榮京都隆冬時節的平日,今日的大榮京都,百姓們將會一直歡騰慶祝道明日的日出之時。

舉國上下,都是歡慶這個大榮自建國以來,便開始定下的盛節。

此節的由來,倒是也有一番的說辭可言的。

當初的大榮初位皇帝,那時候的舊王朝腐朽不堪,百姓更是名不聊生,史帝至此揭竿而起,一路的艱難困苦過來。

終於建立了如今的大榮國,與北漠、南夜成三國鼎立之勢,已經是數百年的不相幹擾。

雖然有不少的人覺得這樣的三國鼎立,實在是十分的怪異,隻是三國之間的皇家聯姻由來頻繁,倒是一時間也已經說不清道不明了。

隻是這盛節的確定,正是史帝初次與北漠、南夜的帝君攻入舊王朝的國都之後,百姓們擁立之下,便是定下了這個盛節,更是曆代大榮皇帝都必須相傳下來。

而這盛節,比之辭舊迎新的新年來說,可謂是唯一一個比肩的節日。

在這樣的節慶之中,不止百姓們歡騰,皇宮之中的盛宴,更是不容小覷。

從今日的天剛破曉時,百官們都已經盡數進宮,隻是卻不是赴早朝,舉國上下,隻有新年和這個盛節的時候,才會罷朝。

一眾之人都是隨皇帝前往皇寺祭壇,朝拜天穹。

一直到了辰時之後,眾百官們才回了各自的府邸之中。

而這一日的盛節,除卻百姓們,但凡是三品以上的官員,都是要免除早膳,午膳也必須食粥,這是要記住先祖們曾經打拚江山之時的不易,而百官更是要以身作則,為百姓們謀福利。

隻是,這到了晚膳的時候,卻是皇宮的盛宴開始。

三品以上的官員,連同家眷都必須一同進宮,這是和新年的皇宮盛宴所不同之處。

如今,傍晚將至,正是百官們陸續該往宮中而去的時候。

隻有這個盛節之時,皇宮的五個宮門都是開啟,百官們都不必盡數從正門而入,實在是因為帶著家眷的緣故,一時間若是從正門,那便是耽擱上許久的功夫。

而這一日,也是唯一會調集周圍京畿所屬的城兵前來,以護衛宮廷的安全事宜。

按著往常來說,這樣的職責,必然是落在了大將軍的身上,隻是,眼下大將軍尚在邊疆,而素來有戰場之上不敗神話的戰神景王爺,卻是至今還未見其人從京都的城門外出現。

於是,皇帝便將此事,最終竟是交付到了淮王的手中,這也是另不少的百官們十分不解的。

按著常理來說,這淮王雖說文武雙全,卻是並未上過戰場,此刻雖然出使北漠有功,但是寧王如今尚在京都,寧王也是身經百戰,戰場之上更是攻無不克,怎麼都該是寧王爺得到落在這差事才對。

隻是,眾人想歸想,到底都是沉默著,且看著到底這皇帝有著什麼深意。

三品以上的官員們,但凡去年榮幸去過這盛節皇宮之宴的人,無一不是驚豔萬分,更是慨歎屬於大榮臣民的榮耀。

那是怎樣的一場潑天奢華的盛宴!

眾人們,除卻一年的時間過去之後,那些被貶黜到了三品之下,還有那些三品以上的官員之中的家眷仍舊在京的,都是無一不在期盼著這個盛宴的到來。

而他們,更是極為榮幸的能夠成為這其中一人,可以親自觀賞到那皇宮之中的盛大宮宴。

於是,在那皇宮之中,皇帝身邊的貼身大太監帶著從乾清宮,皇帝的正殿之中,皇帝所授受的旨意,目不斜視地往各處的宮門守將那裏宣讀了開放宮門門禁的聖意之後。

各個府邸之中,三品以上的官員們,當即就開始讓自家從昨日就開始準備妥當的馬車都一一候在府門之外,官員們更是催促著自己的家眷們快些收拾整齊,都以能快些進入那富麗奢華尊貴的皇宮之中為極大的榮耀。

能在那樣的盛宴之中,多待一會兒,來年不可謂是會帶來極大好運的福兆一般。

一時間,那不久之前才開放的五道宮門,竟然是開始有極多的馬車,向著各個宮門而來了,烏壓壓地車水馬龍,如同早起的京外之人趕著入城裏的早市一般,可不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