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極慢的速度走到風府前院,見周圍隻有不會靠得太近的下人,楚紹才低聲開口。
“讓你哥哥別鬧得太厲害,有什麼事等過一段時間再說。”
“過一段時間?”風瑾瑤揚了揚眉,“這一段時間會發生什麼事嗎?跟風府有關?”
沉吟片刻,楚紹還是沒有將自己的想法說給風瑾瑤聽,隻淡淡道:“你可以將本王的話轉述給老太爺聽,老太爺定能明白本王的意思。”
風瑾瑤眯了眯眼:“我知道了。這一次跟風家軍一起回華都的是不是還有定平侯府的人?”
楚紹略有些詫異地睨了風瑾瑤一眼:“嗯,北商跟烈周的交界線綿長,當年鎮國將軍被困時父皇就派定平侯前往支援,那之後就一直沒有召回,楊家和風家各守東西兩邊,直至大戰結束才一起班師回朝。”
風瑾瑤的腳步猛地一頓:“你是說當年家父守衛雁林關時,是定平侯領兵增援?家父是因為增援未到所以才被戰死在雁林關的?當時雁林關被攻破了沒有?”
風瑾瑤這麼一說,楚紹突然也覺得哪裏不對勁兒。
雁林關在烈周和北商交界處的最東端,不具備任何軍事意義,甚至因為太過偏僻且地勢險要而無法成為烈周攻入北商的突破口,但當年戰事焦灼,鎮國將軍兵行險著,領三萬精銳騎兵繞到雁林關,想從東側攻入烈周,引烈周邊境大軍回防,以此來分散烈周兵力。
豈料鎮國將軍才到雁林關就被烈周的十萬大軍堵了個正著,鎮國將軍連發數封加急密函回華都,請父皇派兵增援,父皇連一絲猶豫都沒有就命定平侯領兵增援,然而定平侯還是沒能趕上,鎮國將軍在雁林關戰死,雁林關被烈周大軍攻破,又在之後的十日內被遲到的北商援軍搶回。
照這樣說,這件事好像沒什麼問題,但細細一琢磨就覺得事有蹊蹺。
鎮國將軍是經驗豐富的老將,因此一遇上烈周的十萬大軍就立刻向朝廷請求支援,八百裏加急從雁林關到華都用了兩日,父皇當機立斷,令定平侯領三萬禁軍精銳奔赴雁林關的同時還給沿途的兩支駐軍下了命令,讓他們立刻趕往雁林關支援,因此沒用上半日,定平侯就帶著三萬禁軍出發了。
定平侯也是經驗豐富的老將,當時急行軍到雁林關隻用了三日半,剛好跟那兩支駐軍的援軍彙合,前前後後不過五日半,以鎮國將軍的能力,隻要利用好雁林關的險要地勢就算隻有三萬精銳也能跟烈周的十萬大軍拖上至少七日,怎麼就來不及了?這時間到底差在哪兒了?
他不認為北商朝堂上會有人想要害死風睿,若說有人想要風家九族盡誅他信,說有人想要風睿一人的性命他不信,畢竟死了一個鎮國將軍,後繼還有一個雲麾將軍,就算沒有風瑾瑜,風睿也還有五個弟弟,除非屠盡風家滿門,不然誰都無法取代風氏,若東窗事發,反倒要連累自家九族。
可若不是朝堂上有人想要謀害鎮國將軍,那就是烈周或者……風家?
眉心一跳,楚紹下意識地轉頭看了風瑾瑤一眼。
四目相對,風瑾瑤知道楚紹跟她想到了相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