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摸著石頭過河(1 / 2)

離開了重機廠,楊逸去了市委,找到了慕容南,跟慕容南通報了重機廠的情況。

聽完楊逸的彙報,慕容南想了一下,問道:“楊逸同誌,你覺得這樣處理合適嗎?”

楊逸說道:“我覺得當務之急就是把損失降到最低。蔣濱建幹部宿舍是違規,對這件事情的處理隻要根據情況下一份文件處分他們就可。重要的是重機廠幾千號人還等著廠子恢複生產吃飯那,如果不及時解決,怕又會釀成新的上訪事件。蔣濱已經全程參入了這件事情,熟悉狀況,一時要找到合適的人替換他不太可能。”

慕容南說道:“也是,先解決幾千號人吃飯的問題重要。不過,對於重機廠的重組我們是不是慎重些,這裏麵可是牽涉到很多國有資產的處理問題,這裏麵有很多紅線的。”

楊逸說道:“可是這麼大一塊資產放在那裏生鏽也不是個辦法。如果被別的企業兼並,等於把政府一塊包袱轉移了出去,不但養活了兒千號工人,政府也可以從他們的生產中得到稅收。這看上去是吃虧,實際上的得便宜。至於裏麵涉及到的政策紅線,我會小心處理的。我們現在正是一個改革的時代,不就是要處理這些以前陳舊製度留下來的弊端嗎?”

慕容南說道:“在中國搞改革,重要一點就是必須有明確的政策依據,你如果沒有找到一個明確的政策依據,就意味著你在冒很高的政治風險。你讓私營企業兼並這種中型的國有企業政策依據在哪裏?楊逸同誌,我可要提醒你,你也是曆練多年的幹部了,有些時候要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

楊逸明白他這麼說的意思,自己本分一些的話,懂得官場運作法則的話,就應該指示重機廠謹慎處理重組事宜,不要冒這種讓私營企業控股國營企業的政治風險。這樣即使重機廠倒閉,並不能危及自己的仕途,自己的市長該做做。根本沒必要承擔這種政治風險。

可是楊逸心裏也清楚,重機廠已經走到了破產的邊緣,就這樣還是要堅持把住控製權不放,重機廠大概隻有倒閉了,那樣兒千號工人的生計就成了問題。這些工人很多都是在重機廠工作多年,他們的謀生手段有限,一旦失去了重機廠的工作,他們的家庭就會陷入困苦之中。

楊逸倒不覺得自己多麼有擔當,可是自己在市長這個位置上還是應該多為這些弱勢群體考慮考慮,他認為做官追求的不是升到某一個級別就是有成就,而是能夠讓自己做一些能讓群眾受益的事情。他心中始終以在自己能在萬州縣的作為而驕傲,就是因為他覺得自己當時的作為惠及了萬州縣的百姓,在那裏的群眾中做出了自己的口碑。

楊逸看了看慕容南,笑著說道:“慕容書記,明白你的意思,可是如果循規蹈矩,重機廠的資產就無法盤活了。改革本身就是摸著石頭過河,不嚐試一點風險怎麼算是改革那?私營企業也好,國有企業也好,這不都是社會主義經濟的組成部分嗎?”

慕容南說:“你真的要去做,我並不反對,可是我也不表態支持。”慕容南心中暗道:好話我可是提醒過你了,你自己非得要去冒這個險,對我來說並無壞處,你成功了,我做為一把手,功勞是我的。你若失敗了,受到上級的封殺那更好。幫我除掉了一個對手。就任憑你去折騰去吧,我倒要看看你楊逸到底有幾把刷子。到時候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那也是你自找的。哼!

楊逸知道慕容南這是默許。

楊逸說:“這些事情由政府這一邊來處理。那對蔣濱等人挪用資金的調查怎麼辦?”

慕容南說:“這個召集開個臨時碰頭會,研究一下就叫紀檢和審計部門組成一個調查小組下去查一下吧。”

楊逸點了點頭,說道:“好的。”

慕容南說:“重機廠重組的事情你處理的低調一些,多做少說。”

楊逸點了點頭。這一次開始兩人正式開始了一二把手的搭檔工作。雖然內心裏楊逸對慕容南恨得要命,可是表麵上卻不能表露出來。因為如果剛剛上位就讓外麵的人傳言自己和一把手不合,這不利於組織上對自己的印象。

一個總也搞不好和上級之間關係的人,通常會被認定為一個沒有能力,不能勝任本職工作的人。慣常的做法,是會把官職靠後的那一個調走。

楊逸想跟慕容南鬥下去,首要是先站穩腳跟。伺機反擊。而不是在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就被敵人連根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