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逸回了辦公室,棉紛廠的代理廠長齊恪已經在那裏等他了,齊恪早上打了電話過來,說要彙報一下棉紛廠的現在的工作狀況,楊逸就讓他到辦公室來。
見麵握手寒暄之後,楊逸開門見山,直接問道:“怎麼樣,那家民營企業的老板是否同意租賃?”
齊恪麵有難色,說道:“現在看來意願並不高,我把他給請了過來,看過我們廠,他認為我們廠的設備陳舊,要租賃就需要投入一定的資金進行部分設備改造。”
楊逸說:“這也可以啊,我們還有廠房和熟練工人可以租賃給他。老齊哇,我們現在是病急亂求醫,先想辦法解決工人的吃飯問題再說,別的都好談。”
齊恪說:“可是他認為這樣的投入成本也不少了,還不如自己建廠。”
楊逸急了,說道:“老齊,你再做做他的工作啊,現在每個月都需要政府財政籌錢給你們廠發生活費,這樣下去也不是個辦法。”
齊恪抬頭看著楊逸,說道:“我勸了,可是我是小廟的神,說話沒什麼分量,楊市長,是不是請你這尊菩薩出麵幫我們廠做做工作?”
楊逸笑了,說道:“我有這個影響力嗎?”
齊恪說道:“當然,你代表著一級政府,在我們這些老百姓眼裏是有很高的權威性的。”
楊逸也明白官員在這些企業家眼中的份量,中國自古就有商人喜歡跟權力結合的傳統,戰國時就有呂不韋的奇貨可居,竟然把一國的王位作為經營的目標。清代的巨商胡雪岩、盛宣懷都是紅頂商人,利用其亦官亦商的身份大發其財。近代,蔣宋孔陳四大家族更是把這種官僚和商業結合到了極致。官員和商人的結合能夠讓商人達到快速致富的目的,讓官員得到私底下的豐厚利益,似乎是雙贏。可是官員和商人是兩個控製欲極強的人種,真正做到雙贏的很少,倒是商人為此身敗名裂的很多,看看呂不韋、胡雪岩的下場就知道了。最好的算是盛宣懷,不過他家族似乎也沒富過三代。官員對於商人似乎是一個雙刃劍,僅能助其暴富,也能讓起速衰。
楊逸不想牽涉到這些具體的商業活動中,這裏麵牽涉到很多利益,插手其中往往會被認為從中年利了,可是現在關係到兒千人的生計,這可就不是楊逸能夠置身事外的。
楊逸看了看齊恪,問道:“這個老板還在J市嗎?”
齊恪看楊逸問這個,知道楊逸是要參入說服這個老板了,驚喜的說:“還在J市,他現在住在紛織工業局的賓館。”
楊逸說道:“怎麼把人請來也不安排好一點?”
齊恪說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我們廠現在哪裏有錢請他去豪華賓館住。這還是我找了馬亮,馬亮給安排的。”
楊逸聽齊恪提到了馬亮,笑著問道:“怎麼樣,馬亮這段時間有沒有為難你?”
齊恪笑了,說道:“沒有了,他對我的工作很配合。”
楊逸說道:“我說的沒錯吧,他為了自己的烏紗帽一定會好好配合你的。”
齊恪苦笑了一下,說道:“現在棉紛廠這個樣子,誰也不會願意插手的。如果棉紛廠效益好了,那你再看看,馬亮會不會這麼老實。”
楊逸點了點頭,伸手拍了拍齊恪的肩膀,說道:“老齊哇,把這麼個爛攤子交給你,你辛苦了。我也不想說什麼你很高尚的惠而不費的空話。既然你我都覺得把棉紛廠帶出困境是我們應承擔的一份責任,那我們就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吧。
齊恪苦笑了一下,說道:“楊市長,我們算是同齡人,受過的教育都是拯救天下為己任的,算是一種信念吧,所以也沒辦法從這攤爛事中逃開,這也是一種宿命吧。”
楊逸說道:“是,宿命。我問一下秘書,看看我今天晚上有沒有什麼活動安排,可以的話我請請這位老板。”
楊逸叫了張小蘭進來,問晚上的日常安排,張小蘭說原定晚上要參加一個工商聯組織的聯誼活動,楊逸覺得工商聯這種聯誼活動可參加可不參加,就說道:“這個活動推了吧,我另有活動安排。”
張小蘭就去安排了,楊逸對齊恪說:“你通知對方一聲,我晚上在陽河大酒店宴請他們。”
齊恪說道:“好的。”
晚上,楊逸到陽河大酒店的時候,齊恪已經領著那個老板等在大廳裏了,齊恪介紹那個老板叫姚劍,楊逸熱情的和姚劍握手,笑著說:“歡迎姚老板來我們J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