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剛認真審視著陳家寨的大片蔬菜種植田,在思忖著什麼,沉迷在自己的世界裏,完全沒有聽到到外界的講話。
“小剛同誌……”陳村長喊了數聲,王小剛才反應過來。
“陳村長,不好意思。剛剛在思考一些問題。”
“小剛呀,不建議的話就叫我一聲哥吧,村長叫得顯得生疏。”
“好的,陳哥。我看著你們陳家寨的這等大手筆,我腦海裏突然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想聽聽陳哥的意見。”
陳大柱認真地看著王小剛,聽他講完自己的想法。
原來王小剛是被陳家寨改造水田成蔬菜種植園的壯舉給激發了靈感。
王小剛從陳大柱那了解到其實水田改造成種植園不是很困難,隻要前期控製水田的水量不要淹沒蔬菜的根係即可。
大片的水田集中播種,澆灌,由村民組成管理小組,輪流值崗,統一負責後期的灌溉,施肥。蔬菜成熟後,統一售賣,後期的利潤統一分配。
這就是走集體化模式,可以搞大規模種植。
“小剛,其實我發現這批蔬菜要比前幾批成熟得快一些,不知道是不是水庫裏的水起了作用?”
陳大柱是一個善於發現生活現象的人,也是一個嗅覺靈敏,敢為人先的人。被他這麼一說,王小剛開始思考一個問題:
“會不會是把香灰溶於水中,在直接用水去澆灌蔬菜更有利於蔬菜的吸收?畢竟根係比葉子跟有利於吸收肥料養分,這是符合科學道理的。”
“陳哥,咱們今天就做一個實驗!如果真的如你所說,那就太好了!以後不僅不需要人工播撒仙級肥料,而且可以增速蔬菜的成熟期,一舉兩得!”
“好!”
當天,王小剛就把自己的想法跟二狗和潘月紅等人說了,大家聽了都十分震撼,躍躍欲試。
“小剛,你的野心足夠大!”
按照王小剛的指示,陳大柱找人在蔬菜田裏做好了實驗後如是說道。
之後你的兩三天裏,王小剛在期待中度過。同時,在野河沿岸一帶的村莊村頭的田埂上,出現了一個年輕人的身影。是王小剛在考察附近各村的水田麵積和地理位置條件。
經過幾天的考察,王小剛基本摸清了各村的水田基本情況。每個村的水田麵積大小不一,有的村長水田麵積比陳家寨的還要大,但是位置距離野河較遠,中間也是跟野河被堤壩隔斷了的。
有些水田麵積小了點,但跟野河聯通,野河的水可以自然地引導水田裏。不過總的來說,由於今年幹旱,水田裏的水都不多,有的區域甚至被曬幹了,水田裏出現了道道皸裂的大口子,作物也早已枯成了爛草。
這天中午,王小剛考察到了野河的最上遊,杏花村。由於摩托車無法進去鄉村的野道,王小剛便把車停放在了杏花村的村頭小樹林旁。然後獨自一人踏上田埂,記錄起水田的情況。
杏花村的水田是這麼多村莊中麵積最大的,可能這跟野河的源頭在這有些關聯。杏花村的水田也跟其他的村莊水田有不小的區別。
這裏的水田是在一片大山的腳下,王小剛摸著土壤的質地,感覺這水田像是由山地改造而來的。這裏的水田水源充足,常年累月有山泉從附近的高山上滲出順勢流下。
現在是中午時分,村民都在家裏睡午覺。王小剛一個人走在田埂上,心裏有些發毛。王小剛抬頭望著不遠處的高山,山上是密密麻麻的針葉林,繁茂的灌木叢緊緊包裹著樹林,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防護屏障。
再觀水田的兩旁,是拔地而起的山包,上麵的樹木比較稀疏,人眼可以看到山林裏麵的大概景象。王小剛繼續向前走,想探得水源的最終源頭在哪,好以此做出相應的水田改造計劃。
可就在王小剛踏入山包前不遠處的一個田埂上時,山包上的樹林裏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跑動的聲音,是有人在奔跑!
“救命呀!救命呀……”
突然從山包的樹林裏衝出一個人,是一個女生,樣子看上去十四、五歲的樣子。女孩很是驚慌,拚命地跑著,嘴裏大喊著救命!
那女孩也看到了王小剛,便朝著他的方向急速地跑下來。正在王小剛納悶時,樹林裏又傳來一陣巨大的吼叫聲,仿佛整個小樹林都被那聲音震得顫抖。
緊接著就從樹林裏衝出一團黑黑的東西,那東西奔跑的速度極大,正在追趕著女孩。
“野豬!”
王小剛心裏一顫抖,暗叫不好!看著那女生長得挺標致的樣子,王小剛還可以來個英雄救美啥的,可是看到那全身紮滿了黑刺的家夥,王小剛二話不說,拔腿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