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一代,以血洗血,不知道死了多少人才換來這樣一個滿目瘡痍的北境,刀龍府就算得到這座城,又能守多久?
即便如此,他們依然想要得到這座城,就像多年前滅掉契丹部一樣。做這樣的事情到底有多少意義沒有人知道,但對於軍人來說,但凡是建功立業的大事,人人都想要去做。
更何況,守衛北境防線,便是刀龍府擴張軍備的理由,這個地方對於刀龍府而言,或許便是往後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戰略的開始,並不能輕易放棄。
這些都是作為宗室子弟不能不去謀算的事情。隻是到如今,想起這些事,依然發自內心的疲累不堪。
楊允說,“我回天啟一趟吧,將這柄劍,還有那個人最後留下的那些話交還給楚家。”
發生了這麼多事之後,也沒有什麼心情留在這個地方了。反正調兵的命令已經發了出去。有禦龍天府的府兵守著統萬城,也不怕別人造次。
天啟勤王一戰之後,楚家之外,各世家封國都是損失慘重,如今能在邊境與刀龍府對抗的軍隊,恐怕是已經沒有了。通常到了這個時候,就要擔心君王忌憚了。但如今想想,王座之上也不過是個年幼的皇子。內廷兵權還被他那位身為外戚的舅父把持著,恐怕小皇帝也沒有什麼多餘的心力來忌憚外戚。
楊傅點了點頭,說,“父親請多保重。”
楊允有些意外的看著楊傅,問道,“你還是不打算跟我一起回去麼?”
多年之前,楊傅自請守衛北境的時候,楊允是同意了的。沒有什麼特殊的理由,他向來不會駁回楊傅的請求。
楊傅說,“從前有些事情,都需要父親告訴我,我才能明白。然而現如今,我到了這樣的年歲,自己心裏也該有自己的主張了。父親若是真打算要為了家族接手北境,就讓兒子作為父親的先鋒,留在這裏,為皇朝守衛一方百姓的安寧吧。”
楊允說,“你其實不必那麼做。你生來就是宗室,身份貴重,就算你什麼都不做,我也會保你這一生無憂無慮隨心所欲。”
楊傅抬起頭,看向楊允,低聲道,“父親,這麼多年過去,很多事情其實我已經開始懂了。我們刀龍家是親貴沒有錯,但曆代帝王,哪一個沒有親眷,除了親王以外,先皇還有四位兄弟。刀龍府之所以能越過諸位親王的地位,說到底,是親王勤勉輔政,於國有功,府上諸位賢公子出仕朝廷,兢兢業業的緣故。我是親王的孫兒,又豈能耽於享樂呢?”
楊傅低聲說,“君臣之間,有情分在,也有大義在。楚家與皇室曆代結親,內有骨肉之親,外有護國之功,才能有今時今日之地位。如今楚家受戰亂影響,將軍們紛紛埋骨他鄉,刀龍府若是想要替代楚家,又豈能沒有身先士卒的覺悟呢?手握重兵,便難免會被君王忌諱,若是我們刀龍府不負君上,也就不必擔心君上辜負我們家族了。”
楊允看著這個兒子認真的麵孔,一時之間,感慨萬分,甚至說不出什麼話來。
要不然說他最喜歡這個兒子呢?在教導楊傅這件事情上,他幾乎沒有費過什麼心思。待人處事都不必說,隻看著別人怎麼做,這孩子就能一板一眼照著做出來,從來不會讓他這個做父親的難堪。行軍打仗也不必特意教他,他自己隨軍,看著參議們布陣,轉頭到了自己上陣的時候,也就差不多明白該怎麼做了。
明明貴為宗室公子,行事卻分毫也不囂張跋扈。聰明過人是真的,更為難得的是,有一顆高貴而又善良的心。
養出這樣一個兒子,他這一生,也算是沒有什麼遺憾了。甚至可以說,是給家族做了不小的貢獻。
雖然還是難免有些擔心,並不想要將楊傅孤身一人留在北境。但終究,還是不願違逆他的心意。
隻能輕聲道,“那北境就姑且交給你了。”
爭權奪勢之外,其實也是該保住這邊百姓安寧的,這種事情,交給楊傅,總也比交給別的人放心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