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巍峨,佇立在整個京城的中心,沉默而威嚴地安定著天下的民心。大順朝自太宗起,已傳了一百三十餘年,到如今的平嘉帝,南蠻上供,北胡休戰,又風調雨順了好些年,正是國泰民安,盛世安穩的時候。
如今秋高氣爽的時節,一頂四人抬的軟轎,上麵篆書著一個小小的“傅”字,默不作聲地行過隱約有昆曲傳出來的戲園子、人群熙攘叫賣聲聲的集市,穿過一條長長的甬道,來到了城北將軍府的側門。早有幾個婆子丫鬟在門前等著,見到轎子到了,俱都眉開眼笑地迎上來,標標準準的半蹲福禮,為首的一個便道:“老爺夫人知道傅小姐要來探望大少奶奶,特令奴婢們在這裏候著。”
說話間,軟轎裏的人已從轎中出來。隻見那女子亭亭玉立地站在原地,身上著一件天青色如意雲紋襦裙,梳著簡單的雙平髻,上麵隻綴了些金花穿珠點翠,舉手投足間卻無端生出一種儀態萬方的氣度。而她容貌生的極美,膚如凝脂,螓首蛾眉,一雙眼似明珠流轉皎潔,顧盼間宛如霞映澄塘、月射寒江,真真是冠絕群芳之姿。
丫頭婆子們把頭更深地低下去,表明將軍府對她的尊重。
這女子正是當朝權臣傅崇年的二女傅青梔。傅崇年曆經兩朝,從當年的太子少師一路走來,到平嘉年間,已是吏部尚書,授從一品少師銜,在如今算是獨一份的臣子,便是當今聖上亦要對他有幾分尊重。
他位極人臣,一路走得順,兒女也都爭氣,長女傅青杳嫁給了鎮國大將軍慕斂的長子慕懷清,二子傅青栩也考了功名,憑自己的能力在翰林院做官,而餘下的這個女兒,因是最小的,打出生起就掌中明珠似的養大,正是傅青梔。
傅家同慕家一向交好,又結了兒女親家,在朝中守望相助,因此將軍府的下人,也把傅家的子女當做小主子看待。
傅青梔微微一笑,讓她們免禮,一麵往將軍府內走,一麵與打頭的那婆子敘話:“劉媽,伯母今日忙麼?”
劉媽是將軍府的老人兒了,知道傅青梔口中的“伯母”指的便是慕斂將軍的妻子孟氏,便笑著答道:“今日是將軍府裏清賬的日子,確是有些忙,不然一定會來看看二小姐,二小姐許久不來,夫人想念得很。”
孟氏把傅家的幾個孩子當親生的疼愛,傅青杳又嫁給了自己的長子,自然更加喜歡,隻是前些時候天氣陰晴不定,傅青杳隨著慕懷清外出遊玩,吹了些風,便著了涼,初初不大看重,後來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算來纏綿病榻半月有餘了。
傅青梔此番來將軍府,也是為著家中母親身體不自在,不能來親來探視閨女,就由她這個小女兒代勞。走過十來株青鬆和奇巧的假山,繞過曲折的回廊,過了月亮門,劉媽親自上前為青梔推開房門。
傅青杳的房間清淨明亮,有幽香彌漫,她見到妹妹來了,就要下床來迎,青梔連忙快步走過去攔住她,先細細地看了看長姐,才放心笑道:“氣色看起來並不差,回去我一定和阿娘說,要她放心。”說著便喚了貼身丫頭梳月過來,把家裏讓帶的東西一樣樣給長姐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