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來這裏的目的(2 / 2)

校園參觀結束了,來到了辦公室,杜睿琪的心情總算是擺脫了雪鬆的糾纏,回到了眼前的現實。她不能忘了自己今天來這裏的目的。

在聽取了校長的彙報之後,杜睿琪微笑著說道:“張校長,沒來平安鎮之前,我就知道平安鎮中學是全縣農村中學裏教學質量最好的一所中學。當年,我在信江師範讀書的時候,平安鎮的同學是最多的。那時候考取師範是比重點中學要高出二十多分的,能考上非常不容易。剛剛聽張校長這麼一介紹,我才明白這其中的緣由,為什麼在硬件相當的情況下,平安鎮中學能出成績,那就是因為我們有一位好校長。因為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再有就是我們平安鎮中學有這麼多優秀的敬業的好老師,這是平安鎮人民的福氣,是平安鎮孩子們的福氣!”

“謝謝杜書紀肯定我們的工作,我們學校全體行政人員都在這裏,非常感謝杜書紀!我們一定再接再厲,把教學工作做得更好!”張校長激動地說。當了近二十年的校長,張樹林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年輕的鎮黨委書紀,能如此得體地來為學校老師鼓勁,心裏非常高興,杜睿琪的那幾句話簡直說到了他的心坎裏。

平安鎮中學能出質量,確實是得益於他的領導和這批優秀的好老師!可是書紀不說,他是不好標榜自己的!杜睿琪是真會說話,難怪這麼年輕就能當領導!張樹林心裏立馬對這位年輕的杜書紀刮目相看。雖然之前有聽說他組織藕西村的選舉,重組鎮黨委班子,都是幹得相當幹練而又漂亮。不過,今天親眼所見,他才算是真正領教了她的能耐!

“張校長,現在我們全校的學生總體趨勢是增加還是在減少?”杜睿琪突然問道。

張樹林臉上似乎出現了片刻的尷尬,他沒想到杜睿琪會突然間問這個問題。不過他很快就淡定了,他說:“總體的趨勢是在逐年減少,這是一個很現實的情況。一個是計劃生育的作用,孩子在減少,第二個是南下打工的浪潮,使得一些孩子過早離開了校園,這兩方麵的因素加在一起,學生肯定會逐漸減少。”

杜睿琪點了點頭,說:“我之前在團縣委的時候,就做過這樣一個調查,和張校長說的這個情況是基本一致的。我們調查了近十個鄉鎮,都是這樣相同的情況,這個問題,曾經引起過我深深的憂慮,我總感覺一些孩子過早輟學,將來會造成很大的社會問題。”

“是啊,對於輟學的孩子,我們的老師都有登門規勸,希望他們重返校園,繼續讀書,可是真正能回來的很少,家長的意識也不對,認為讀書無用,孩子本來學習就不太好,家長還要在後麵拉一把,孩子想邁出來的腳就徹底收回去了。杜書紀所擔心的,確實是一個問題,但是,我們目前真沒有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張樹林說。

“也許我們的一些措施不能立馬把已經輟學的孩子拉回校園,但是我覺得對在校的孩子最起碼能起到一定的穩定作用。比如,我們多開展一些關於讀書與未來的思考和探討方麵的讀書活動,引起孩子對未來的思考,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從思想上改變一些人認為讀書無用的錯誤觀點,讓孩子能接受完整的九年義務教育,盡量多學點知識再走進社會,這樣對他們自己的將來和對我們的社會,都是有益的。”杜睿琪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培養一代人,確實不是那麼容易的。”

“是的,杜書紀的這個指導意見非常好,我們一定來進行這方麵的讀書活動,經常性來開展一些與此相關的讀書征文或者辯論活動,從思想上改變學生的觀念。”張樹林說。

杜睿琪笑了笑,不置可否。

“張校長,我們中學在另一處山崗上還有一個分部,目前都是空著的,對吧?”杜睿琪問道。

“是的,以前學生多,就建了那個分部,現在已經用不上了,我們後麵加蓋了一棟教學樓,還有幾個教室空著。”張樹林說。

“分部是學校的校舍,目前空著也挺可惜的。”杜睿琪說,“今天來呢,我還有個想法,和學校行政人員一起,我們商議一下,鎮裏現在的辦公樓比較緊缺,新的辦公樓規劃卻遙遙無期,我想先借用學校空著的分部,來解決一下我們辦公場所空缺的問題。”

原來杜書紀此行就是這個目的啊!直到此時,張樹林才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