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何平歎了口氣說,“這正是我的心病啊,企業要發展,光靠政府的扶持肯定是不夠的,還得管理水平跟得上,就拿明光葛業來說吧,是我們的龍頭企業,可是,這兩年也不景氣了,銷售不行啊!”
“本土企業發展要靠政府,更得靠企業自身,這個是事實。”杜睿琪說,“不過,據我了解,明光葛業近來似乎又要擴張,在原址上繼續征地擴充廠房。企業不景氣了,還擴充廠房幹嘛?”
“這個,據他們反應,是準備轉產,開發新的產品,因為原先的產品銷路不好,所以要投入擴建新的生產線。”何平說。
發展不好還要擴張?似乎沒有這樣的道理。
現在一些企業不是一門心思把企業做大做強,而是想著如何獲得地皮,囤地獲取暴利。因為這幾年的地價開始瘋長,企業隻要拿到了地,哪怕什麼都不幹,也能獲取巨額的利潤!
杜睿琪知道明光葛業的桂振林在和何平合起夥來搞名堂。
這件事還沒有上常委會,於少鋒私底下向杜睿琪彙報過,所以,杜睿琪心裏也早就有數了。何平的心思,在這樣的事情上動得很多,唯獨沒有心思去思考如何發展經濟,如何把餘家埠鎮建設好。
“明光葛業早起的經營是比較成功的,這幾年管理沒跟上,新產品的開發沒有大力投入,說到底還是人才的缺失問題,沒有好的人才,企業要想獲得大的發展,那就是一句空話。桂總也曾經來過我這兒,我同樣跟他談到過這個問題。”杜睿琪說,“不改變家族式管理,不引進現代化的管理方式,明光葛業的路隻會越走越窄。這樣的情況下,還想擴張轉產,那就是癡人說夢!”
何平看著杜睿琪,心裏開始要冒冷汗了。
杜睿琪的這句話,等於是直接告訴他,明光葛業想再獲得地皮,那是不可能的。
這讓何平曾經的希望要徹底落空了。
誰都知道,企業隻要拿到了地皮,那就是拿到了大筆的黃金啊!現在幹什麼都不如囤地來得快,隻要拿到了地,過幾年轉手出去,那就是白花花的票子到手了。
明光葛業就是嚐到了這樣的甜頭。當年黃忠華給明光葛業批地,那是大筆一揮,在開發區那片山頭上,就給了他近三百畝的地。當年那個地方是很偏僻的,地不值錢,可是過了幾年那就完全不一樣了。開發區建起來了,配套設施也上來了,明光葛業成了開發區擁有地產最多的企業,光是這塊地,桂振林就坐擁金山了。他小子還不滿足,還想在附近的山上,再弄到一些地皮,看來這回的希望是要落空了。
何平和桂振林的交情一直就很鐵,何平本以為能通過和蔣能來的關係,幫助桂振林從中斡旋,爭取到那塊地皮,這樣的話,蔣能來,何平,桂振林,都能從中獲得巨額的好處。
沒想到這個小女人一句話,就把這條路給堵死了。
“唉,杜書紀所言極是,我會再找機會和桂總溝通,爭取把明光葛業救活,好好的企業要發展起來,確實不易,這眼看著它要死掉,也是心痛啊!”何平說。
“招商引資一直是我們的重頭戲,餘家埠鎮有得天獨厚的地裏優勢,要在這方麵多下功夫,周邊農民的工作也要做好,要營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農戶與企業之間盡量不要發生什麼衝突,讓企業能在一個沒有幹擾的環境下全心投入生產,這樣才能形成好的良性循環。從而吸引更多的企業來投資落戶,促進餘河經濟社會的發展。”杜睿琪說。
“是,是,我一定遵照杜書紀的指示,來年在這方麵多下功夫,爭取有所突破……”何平說。
杜睿琪看何平這樣,不知道他這次來的目的究竟是何意。似乎並沒有談到什麼實質性的話題。正當杜睿琪狐疑的時候,何平的話題突然間就轉了。
“杜書紀,這個快過年了,我先給杜書紀拜個早年,祝您新年事事如意,這是一點心意,請杜書紀收下。”說完,何平掏出了一個信封,看上去比剛才丁光義那個信封還要厚實一些。
杜睿琪心裏開始發笑了,合著今天就是送禮的日子,怎麼前赴後繼的。
“你的祝福我心領了,謝謝,這個請拿回去,我這裏是絕對不搞這一套的。”杜睿琪說道。
何平不以為然,領導都是嘴上說說,哪有真不收錢的?蔣能來那兒是你給多少他收多少,有時候還他瑪的嫌少啊!
他站起身,準備告辭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