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麵露嘲諷的看著我爹,或者說他輕鬆的微笑就是最大的嘲諷。
我的一臉嚴肅地將手中這一張厚厚的黃裱紙舉了起來。
那是一張疊了四層都還有16開的紙。
我爹捏了黃裱紙的一腳,用力一抖,整張子被打開。
上麵格式化的表格上寫滿了我根本不認識的字。
這方麵是我看了三年雜書都沒有涉及到了道教符文。
這個老頭兒雖然是一個苗人,但確實見多識廣,他認識漢字兒,還認識道教的符文。
老頭兒略顯驚詫的看著這張裱紙,露出了一個哭笑不得的表情,這是他的表情之中,第一次摻雜了無奈。
“求雨檄文?”
老頭的臉色,就別說有多怪了。
之前還打算教訓我爹的他頓時就沒話了。
有道是:上參天庭功德業,下奏地府黃裱紙。
我爹手中用黃裱紙書寫的就是一種不倫不類的東西。
裱紙書寫的檄文是奔地府去,聞奏地府用的,根本不上天。
同樣也沒有求雨的功能,下不來雨,但是卻彙聚雲層。
本來吧,這種想法是自古就有的左道之士用來騙錢的招數。
古代沒有人工增雨,下不下雨全靠老天爺。
而每個地方每個時辰下多少雨,下不下雨都是有定數的,沒聽《西遊記》裏,涇河龍王因為打賭多下點雨就把命搭裏了。
再說就是現代人工增雨,他首先也得有雲彩呀。
古代但凡需要求求雨的地方那都是中度幹旱以上,本重度幹旱去的地方。
而這就衍生出了一種專門兒求雨的職業。
左道旁門中的騙道。
一般正道受天庭正錄,有祖師爺天庭任職的那些道士是不替人求雨的。
因為他們都知道:一封奏表上天去,一頓批評傳下來。
就好比說是老舍先生寫的茶館裏的那段詞:“官廳能管的官廳管,官廳管不了的,那自然也不好多言。”
這天上下雨是有定數的,沒有哪個正道之士會冒然的寫咒表要求上天給某個地方下雨。
這裏邊牽扯的福報,因果,太複雜,那不是小道士應該管的事。
但是不下雨,老百姓就想求雨,那好歹也得有人管這個事兒吧?
於是乎,就專門有這個左道之士,就想掙那個錢。
他們就用通報地府的黃裱紙畫這個向天求雨的符籙。
這個東西,開壇做法什麼都一樣,三柱清香一點,裱紙無風自燃。
完了之後呢,地府不管下雨的事,但你這符燒進去了,還也會有天地交感的。
求雨嗎,無非就是:風起,雲聚,雷來,電閃,雨降。
向地府求雨,風起和雲聚還是能做到的,後邊兒就沒有了。
一般左道之士,有能力的就用五鬼搬運之法從別的有水的地方稍微弄點兒水來。
然後這個時候雲也聚了沒有下一步了,再要一筆錢,然後再把自己搬運來一點兒雨水灑下來。
不解決根本問題,但是我也求來雨了。
連五鬼搬運這個本事都沒有的人,那就是燒完符籙就開啟表演模式。
無非三種:
費勁心力沒求下來;
要不然就是這地方缺公德,損陰德,我這耗費多少多少法力,我可以幫你們補上;
再要不就是玩吐血昏迷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