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章 千裏尋夫(2 / 2)

董母慌了,一把攥住凝香的手腕;“香丫頭,你可別犯傻,皇上去南疆打仗,你好端端的日子不過,不在後宮享福,你去湊啥熱鬧?”

凝香沒有說話,隻輕輕抽出自己的手腕,董母還欲再說,卻被田氏一把拉住了胳膊,田氏看著凝香的眼睛,聲音溫和,帶著濃濃的關切,她並未勸什麼,隻說了句;“娘娘一路小心,若見著了皇上,好好和皇上說。”

凝香雙目一熱,對著田氏點了點頭,“多謝嫂嫂。”

田氏眼眶也是微紅,“娘娘放心,我和婆婆,會好好照顧小公主,等著皇上和娘娘回來。”

凝香唇角噙上一抹淺淺的笑渦,對著母親拜了三拜,也不再理會母親的挽留,折身上了馬車。

凝香身為宮妃,等閑下自是不可離京,而梁泊昭卻曾下令,無論董妃去哪,都不可阻攔,是以王公公在得知凝香要離京去往北疆時,先是震驚,再是駭然,不得不去了壽康宮,將此事說與太後知曉。

太後得知凝香竟是將九兒送到朗園,自己出宮,不免又驚又怒,剛要讓人將凝香母女接回來,又聽王公公所說梁泊昭曾下令不可阻攔,便是消停了下去。

她雖貴為太後,可也知曉兒子素來不與自己親近,梁泊昭剛登基時,還曾顧忌彼此的顏麵,來應個卯,請個安,最近更是連卯都不應了,數月不曾來壽康宮,天家母子不和已經不是秘密,聽得兒子下令,她也隻得擺了擺手,道一句;“既然皇上由著她,就隨她去吧。”

王公公得令,隻派了一支禦林軍,連帶著宮人侍從,一道護送著凝香像南疆行去。生怕凝香路上遇上個三長兩短,他沒法子和皇上交代,凝香前腳剛離開京師,他後腳已是傳書到南疆,將此事回稟了皇上知曉。

一路艱辛,不必贅述。

凝香獨自一人坐在車中,懷裏擱著那一紙和離書,南疆路途遙遠,顛簸中,她卻總覺得恍惚,這一路與自己當年去北疆尋夫何其相似。隻不過那時候的她與梁泊昭,還曾恩愛如漆,思念刻骨。

她至今記得,梁泊昭曾領兵親自去迎接自己,漫天風沙中,他將自己從馬車上抱在懷裏,不等她回過神,他的吻已經落下。

那樣好的日子。

凝香將懷裏的和離書取出,輕輕打開,瞧著那上麵一字字的如勾鐵劃,她想不出,他在寫這和離書究竟是什麼心境,她卻知道自己在拿到這一封和離書時,是生不如死。

也曾想著,這一世便帶著女兒在宮裏偏安一隅,靜靜過著日子,也曾想著,無論他有多少女人,她隻要有九兒就夠了,可直到拿到這一封和離書時,她才明白,之所以願意帶著孩子在宮裏不問世事的一輩子,是因為他離自己那樣接近,甚至從長歡殿的窗口向外看去,透過層層宮闕,就能看見元儀殿高高的宮牆。

不管他來不來看自己,她隻要知道他在那裏,隻要知道就夠了!她便可以心安,帶著孩子一日日的挨下去。

她本以為,自己早已不在乎他,她在乎的,隻有一個九兒。

而當他寫出那張和離書,她才知曉,所謂的在乎女兒不過是個幌子,若沒有掏心掏肺的在乎孩子的父親,又何嚐會這樣愛他的孩子?

不過是自欺欺人。一直是自欺欺人。

直到看見了和離書,她才幡然醒悟,自己從未想過要離開他。

可惜,醒悟的終究太遲。那一晚,梁泊昭心如死灰的眸子一直印在她的心上,當他下筆寫下那一闕和離書時,直如行雲流水,不見一絲一毫的凝滯與不舍。

她甚至不知道,當自己到了南疆,他會如何對待自己。

南疆。

方才結束了一場戰事,梁泊昭親自統兵上了前線,隻嚇得周遭將領膽戰心驚,回營後,同行的言官俱是紛紛相勸,讓梁泊昭別再親自上戰場。

梁泊昭隻是微微一哂,打了一輩子的仗,區區的南疆叛亂,委實不曾放在眼裏。

正與眾將商討戰事,就聽侍從的腳步聲響起,進了帳子,便是對著自己跪了下去。

梁泊昭眉心微皺,隻道;“何事?”

“啟稟皇上,方才接到京中傳書,還請皇上過目。”

梁泊昭接過密信,見是王公公所傳,遂是當即打開,一目十行的看了下去。

諸人俱是察覺皇上頃刻間變了神色,隻見他攥著那密信,眼臉微微跳動著,似是受到極大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