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阿翔(2 / 2)

阿翔個子不高,五十來歲,有著泰國人特有的黑瘦、濃眉、深目的特點,鼻梁上架了副金邊眼鏡,笑起來臉腮會不自覺地抽搐幾下。

這幾天我在醫院養病的時候,努力學習了泰語,不學不知道,一學才發現我的語言天賦竟然如此強大,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掌握了簡單的泰語,也能夠對上幾句口語了,這讓我欣喜不已。

阿翔幫我收拾了行李,辦了出院手續,帶著我擠上了一輛撒羅三輪車,抱歉地告訴我,學校的公車比較少,還希望我見諒。我倒不以為意,反而覺得本來就應該這個樣子。公車私用,看來在泰國這個國家還沒有盛行起來。

一路上,我四處觀賞風景,滿眼新鮮,倒是阿翔長籲短歎,不停地說,原來的清邁不是這個樣子的。這個被稱為“北方的玫瑰”的城市,代表曆史的傳統木質房子已經被鋼筋水泥代替,隨著商業化旅遊業的高度發展,這裏早已找不到曾經的寧靜安詳,人心也都被金錢和欲望腐蝕。

我不以為然,隨著人類物質文明的高度進化,原本的舊有建築被替代這是一個必然過程。何況清邁整座城市以坪河以西半公裏老城擴建,綠樹成蔭,空氣特別清爽,連天空都是蔚藍的海洋顏色,再加上時不時出現的大象、神僧,還有各式各樣的佛塔,足夠讓我這個中國人感覺到了天堂一樣。

阿翔看我對他的話沒什麼反應,多少有些失望。他指著我們坐的這輛撒羅三輪車告訴我,現在就連這種三輪車都不多見了,早已被嗒咖嗒哢車取代了。我聽罷忍俊不禁,心說,這個也算是值得懷念的東西嗎?也許我真的體會不到一個老人對他記憶中城市那種厚重而深沉的懷念。

撒羅三輪車載著我們在城市裏麵來回穿梭,感覺忽然間眼前景物一變,低矮的木房和老舊的馬路取代了高樓大廈襯托出的繁華。

阿翔眼睛一亮,興致勃勃地告訴我,這是來到了清邁老城區,這裏才是真正的清邁。然後,他又指著不遠處金光燦燦的尖頂寺廟,說那就是清邁最古老的寺廟清邁寺,還問我有沒有興趣參觀一下。

車禍帶來的生理病症很容易康複,可是心理病症卻需要一段時間的治療,而觀光旅遊正是治療心理障礙最好的辦法,我於是很高興地答應了。

阿翔興致更高,說如果運氣好的話,可以得到寺院院長的同意,觀看菩歇騰塔瑪尼佛像——一座十厘米高的水晶佛,由阿翔王建都時從南邦帶到清邁,已經有六百年曆史,除了在阿育塔雅逗留過很短的時間外,一直保留在清邁,在四月宋可蘭節,也就是泰國新年上,它還參加遊行典禮。

下了車,我跟著阿翔走近了清邁寺。阿翔的表情立刻變得莊嚴而虔誠,遙看著寺廟雙手合十,喃喃低語。我看身邊許多泰國人都是這個狀態,倒是一些帶著國內某旅行團黃色小帽的中國人一直在嘻嘻哈哈,四處張望著,合影留念,和這裏的氣氛格格不入。想到還要在泰國待很久,入鄉隨俗是免不了的,我便學著阿翔的樣子,很虔誠地一路拜了過去。阿翔讚賞道:“你和那些中國人不一樣。”

看著這個老爺子認真的表情,我心裏暗自慚愧,不多時便來到清邁寺規模最大的塔——佛心塔。這座塔大約有三層樓那麼高,剛才我看到的金色尖頂,就是這座塔的頂端。整座塔是方形的,塔底由灰泥製的一排排大象雕塑支撐,雖然處處透著年代久遠的破敗氣息,但是肅穆莊嚴的氣氛依然撲麵而來。

那些大象雕塑栩栩如生,非常傳神,我正讚歎著泰國人獨具匠心的創造力,忽然看到在佛心塔旁邊的灰瓦白牆屋子前聚集了一堆人,看裝束都是遊客,路過的泰國人都一臉厭惡,急匆匆走開。那些遊客倒是時而驚呼時而讚歎,亂哄哄的,很聒噪。

看看這個,是旅遊中心應該有什麼表現。我很好奇,想看看,但項阻止我通過。我太好奇了,別人不允許的事情越多,就越想參與其中。所以盡管我勉強同意阿翔,但我還是忍不住對那些人扭扭捏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