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三個一見,就有點不爽了,怎麼說呢?在他們出來混的時候,正是八十年代,這個年代由於改革開放的影響,直接成了一個銜接點,六、七十年代人的義氣、規矩在這個時期還大量的存在,同時社會上也正逐漸形成一切向錢看的不良風氣,到了九十年代,新一代的混子再起來的時候,很多規矩、道義都已經被拋棄了。
這也造就了那個年代的風雲激蕩,同時,也造成了這批在八十年代時期崛起的人,到了後來幾乎都很迷茫,他們看不慣很多事情,卻又無法改變什麼,很多人都選擇了激流勇退,洗白上岸,而不再像老一輩那樣,一直混到死,這裏麵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和新生一代混子的觀念無法融合。
許多人都認為,激流勇退才是正確的,可要知道,混子的原型,實際上脫胎於以前的江湖,有的稱呼都沒改,比如四川袍哥,從清朝初期就形成了,到了民國時期,更是和青幫、洪門,合稱三大幫會,而袍哥這個稱呼,到現在都在用著。還有什麼杠把子,就是以前的瓢把子,老大、大哥等稱呼,完全都是直接延用。
在江湖上,隻要你混過,你就是江湖人,一輩子都是。
印證這個說法的,還有一係列的所謂江湖切口,也就是黑話,雖然各地的黑話都不盡相同,可要是仔細追溯的話,往往追溯個幾百年上去都是小菜一碟,幾百年前可沒有什麼混子,那就是江湖人!
那江湖人老了,打不動怎麼辦?這就是規矩存在的意義,老了輩分也上來了,自己培養的接班人也上位了,不但沒人會去找你的麻煩,相反會得到更多的尊重和好處,所以老一輩的江湖人,基本上都是混到死為止,激流勇退的事情,都是從八、九十年代,才開始盛行起來。
所以小兄弟三個的身上,還繼承著老一輩江湖人身上的那種江湖精神,他們認為混子對混子之間的砍砍殺殺,那是正常的,欺負老百姓,是會被人所不齒的。
而他們現在卻親眼看見了欺負老百姓的一幕,所以楚震東明知道自己要伸手管的話,必定會招來麻煩,可還是毅然的挺身而出,直接喊了一聲:“哥幾個,有什麼事用得著把人打成這樣,得饒人處且饒人,都是老山的鄉親,低頭不見抬頭見的,能放就放一把唄!”
這話說的,實際上已經夠客氣的了,畢竟這是人家的地頭,強龍不壓地頭蛇,能將事情化解了就算了。
可那幾個混子,尤其是那尖嘴猴腮的家夥,卻不這麼想,他們本來就已經對楚震東等人不滿了,現在楚震東還出頭管他們的事,這不等於自動往門上送的嘛!
何況,楚震東就兄弟三個,而那家夥的手下卻有十幾個,幾個在打砸的,他身邊還站著幾個,這人數懸殊的可有點大,就更用不著給楚震東等人的麵子了。
當下那家夥就瞟了一眼楚震東,嘿嘿一笑道:“我說是誰在這說夢話呢!原來是澤城來的兄弟幾個,怎麼的,在澤城管慣了閑事,到老山也不想伸手,聽你侯哥一句勸,老山可不是澤城啊!少說話,才能活的更好一點。”
這家夥姓侯,在家排二,因為人長的像猴子,也練過幾天,練的還是猴拳,所以道上人稱二猴子,當然,在老山還是有一定地位的,既然能被孫明亮叫去蜜雲大酒店,那肯定也是一個頭目,所以一張口,就端起了架子,就這還是因為楚震東畢竟是王慶魁親自請吃飯的,不然的話,隻怕早就讓手下打一頓了。
可他這句話,還是惹惱了楚震東!
楚震東眼神一冷,往前走了一步,冷聲道:“那侯哥的意思,是我們兄弟三個管不起這閑事了?”
猴二一聽,呦嘿!還杠上了,這自己找打可怪不得我,當下也就甩了臉子,陰陽怪氣的說道:“我要說你們真的管不起,你又能怎麼的?別以為跟我們魁爺吃過一頓飯,你就能算根蔥了,我告訴你,在你侯爺這,不好使!”
他這一說難聽話,手下幾個混子立即就囂張了起來,旁邊一個跟班手一指楚震東道:“別你媽給臉不要臉啊!趕緊的,滾遠點,再逼逼馬上弄你。”
一句話剛出口,楚震東已經一伸手一把就抓住了他的手指,往後麵一翻一扳,哢吧一聲,那廝的手指就變了形了,頓時疼的慘叫了起來,可慘叫聲剛響起來,楚震東就一拳打在了他的嘴上,直接將門牙都打掉了,一嘴的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