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不管會有什麼成就,其一生的命運,往往都會受其性格左右。
比如王朗最後生了膽囊結石,這個病並不算嚴重,最後卻要了王朗的命,我一直都認為,這就和王朗的性格有關。
王朗在兄弟幾個之中,在整個澤城,甚至在整個省份之內,都可以當之無愧的稱得上是一個惡人,他足夠凶狠,也足夠殘忍,畢竟一出手就想要人命的混子,是沒有幾個的,在這一點上,楚震東也不如他。
但自古以來,都有一句話,叫惡向膽邊生,我們華夏老祖先,每留下來的一句話,都是經過千百年的事實來淬煉的,如果把人體理解成一個小宇宙,每次惡念一起,凶戾之氣就向膽囊的位置靠近,凶戾雖然可以使人懼怕,可絕對不是什麼好東西,久而久之,膽囊生病是很正常的。
而且王朗心狠手辣,手上多條人命,他本質也不是什麼壞人,隻是性格凶悍,殺了人之後,心中多少會有點愧疚,隻是他的外殼極其堅硬,這種愧疚不會表露出來,全都累積在心裏,所以在他開刀手術之後,會產生以前死在他手上的人,向他索命的幻想,在我看來,這就是心理因素導致。
而勾起這種心理因素的最後一根引線,絕對和程家五虎的死有關係。
程家五虎的死亡,也是王朗案發的主要原因,如果不是這件事,王朗以前的事情不會被翻出來,不會引發了王朗的死亡。
有人可能會問,程家五虎之前也在正文中出現過,那為什麼沒有寫進正文之中呢?因為這件事,我不認為楚震東兄弟幾個做的對,我更不認為王朗做的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王朗做的事情,其實是應該受到懲罰的,就算法律不製裁他,老天爺也會收了王朗。所以,我將這一段摘到了番外來寫。
程家五虎,之前不是被楚震東收服了嘛?是被收服了,但隻是被收服過,不代表一輩子就會忠心與楚震東,何況,這裏麵還牽扯到巨大的利益關係。
到了千禧年,澤城的城市建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地步,所有的老城區都在改建,城東、城南、城西、城北四大老城區,多少居民,而且隨著改革開放,外來務工人員的流入,城區人口的增加,澤城早已經不是原先那個小縣城了。
各種小區、樓盤、以及縣辦公大樓,這個以前楚震東和癩皮老李吹過的牛逼,都真的得以實現了,各個大小項目,陸續上馬,楚震東兄弟幾個的東澤集團,簡直富的流油。
但是建築,一定離不開紅磚,而這個時候,由於楚震東等人的大力支持,程家五虎的紅旗窯廠已經成了澤城最大的窯廠,生產著供應東澤集團工地所需絕大部分的紅磚,不僅僅如此,程家五虎還開辦了水泥板廠,可以說,也跟著楚震東等人發了大財。
可人心永遠是無法滿足的,貪婪兩個字的威力,絕對不是發財兩個字就可以滿足的,有了錢,會想更想錢,程家五虎就是個鮮明的例子。
當時隨著改革開放,全國經濟大騰飛,百姓生活得到了普遍性的提高,農村的老百姓家裏蓋幾間大瓦房都是比較普通的,蓋小樓房的也不是很稀罕了,蓋房子需要什麼?紅磚是必不可少的,總不能蓋個樓房也用爛泥糊吧!
農村市場的打開,再加上楚震東的東澤集團大量使用紅磚,使紅旗窯廠的磚,幾乎快跟不上供應了,在這種情況下,程家五虎一商量,漲價!而且,這個價格漲的幅度還不小,每一塊磚直接漲了三分錢上去。
有人說三分錢算個毛線,可別忘了,這是以塊計算的,一棟大樓需要多少塊紅磚?一塊漲了三分,這可是相當大的一筆錢。
在這種情況下,楚震東就去找程家五虎商談了,要求程家五虎少漲點,漲三分太多了,漲個一分五,就是減一半,程家五虎也給了楚震東這個麵子,將剛漲的價格,又壓了一分五下來。
按理說,皆大歡喜了,程家五虎也漲了價,也給了楚震東的麵子,可沒過多久,就出現了紅磚供應不上的情況。
怎麼回事呢?程家五虎對楚震東這邊,降了一分五,可對普通百姓,還是按漲價三分的價格算的,這樣一來,一塊磚就懸殊一分五,一拖拉機磚就相差幾十塊,老百姓買磚還都是現金,和楚震東的東澤集團合作方式這個時候已經改變了,都是記賬,雖然楚震東沒拖欠過他們,可都得達到一定的數量,才會給予結賬一次,磚又不愁賣,所以程家五虎更傾向與將磚賣給普通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