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剛三月,塞北依舊一片苦寒。好在接連一個月大雪後,太陽終於露出了臉,塞北雖還積著厚雪,但是行走在路上的人,卻能感受到一點點的溫暖。
現在是西林王朝至順二十五年,三個月前,西北幾個附庸於西林王朝的幾個小國突然聯手叛變。大將軍楊淩雲時年二十八歲,正得當朝皇帝安宗的喜愛,被派往西北平亂。
楊淩雲在西林王朝的國都長信城整頓好大軍,以最快的速度趕往塞北平亂。那三個小國本就結盟不深,三國結盟的聯軍更是魚龍混雜,武器裝備簡陋。而楊淩雲手下的軍隊,都是訓練有素、身強體壯的戰士,他們的武器裝備也是西林王朝最好的。這場戰爭的結果自然十分清楚,楊淩雲到達塞北後不到兩個月,便收複了大半的失地。
三國聯盟出現裂縫,各自為了自己的利益爭吵不休,楊淩雲沒有乘勢打敗他們,而是派出說客前往說服。三人聯盟就此解散,楊淩雲以最小的損失收獲了最大的利益。
捷報傳到長信城,安宗大喜,回信要重賞楊淩雲。楊淩雲收信後將帶來的軍隊再次整頓,來時的一萬大軍,加上路上各州抽調出來的軍隊所組成的四萬大軍,現在剩下三萬多。對比敵軍折損過半的士兵人數,這場仗的確打得十分好。
那三個小國的君主也乖乖地送上了議和書,楊淩雲代天子簽訂了議和。從此以後,三國每年要上貢的貢品比以往要多一倍,但是每年西林王朝向他們所征的關稅,卻少了一倍。
處理完所有的事情,楊淩雲將所帶的將士留下一萬駐紮在與三國交界的邊境處,讓他們幫助當地百姓與管轄的官府重建民生,也起到震懾三國的作用。餘下的兩萬軍隊,其中一萬是從各州府征用的當地駐兵,楊淩雲讓他們跟隨自己的長官,在不同時日回到各州府。待那一萬大軍離開,剩下的一萬大軍跟隨楊淩雲,從塞北的雁門關出發,經過皚皚積雪覆蓋的塞北,前往國都長信城。
上路半月餘,他們已經走了大半的路程。多虧天氣好,陽光普照,剛從雁門關出發時積雪深的淹沒士兵的小腿,越往南方走,積雪漸漸變淺。等到了青州道的曲丘,雖然路上還是有積雪,可是不再是白晃晃的一片,偶爾望去,還能看見發芽的樹木。
楊淩雲帶領的大軍一直避開城鎮行走,一是人比較多,容易引起人圍觀;二是即便到了城鎮,他們也需在城外安營紮寨休息。而這一休息,士兵中那些不守紀律的家夥,便會偷偷溜去城裏找樂子。為此,楊淩雲在上路的半個月裏,已經處罰了三個士兵。
他們都是些不守規矩的家夥,趁路上休息之時偷跑到最近的城鎮買酒喝。有一個喝多了,竟膽大包天的調戲了城中的一個女孩子。楊淩雲知道此事後將那三人當著眾人的麵讓人罰了一頓鞭子,直打得他們三人皮開肉綻,哭爹喊娘。從此之後,大軍避開了城鎮,偶爾會碰到一些小村莊也隻是稍作休息,夜間安營休息更是選擇十分偏僻的地方,讓他們沒辦法接觸到了熱鬧的地方。
不過楊淩雲也不是古板的人,他知道這些士兵都是血氣方剛的漢子,而塞北又是苦寒之地,難得有機會發泄。他懂什麼叫“張弛有度”,為了讓士兵不至於太壓抑,行進半月後他們到了青州道的曲丘。
曲丘是從塞北到國都長信城的重要城市。這裏水路發達,從全國各地而來的大小船隻都需要在曲丘停靠裝卸,將一箱箱美酒、一件件瓷器,從不同的地方走水路運來,再轉運到各處。因此,曲丘城中有各種酒肆、茶館,旅店以供各地來的商人休息停留,這裏也有全國最大的煙花場所,靠近安江的陸地上,環繞著一排排掛著燈籠的青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