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陰帥趙括(1 / 2)

“張公子,方才趙某多有得罪,還請見諒,不知現在方便與否?”

原來剛才陰騎衛王偏將跟他在那裏嘀咕著,王偏將告訴趙將軍我們幾人的武力不俗,而且更加關鍵的是風季與我的對話,王偏將都聽在耳裏記在心裏。

所以他們相信我與邪人風季天生不合,我是陰司左冥君在陽間的代理送鬼人,風季則是為右冥君充當爪牙倒行逆施專門殘害忠良正直之人。

當然了,我自然不會知道王偏將是對趙將軍說了這些事兒,但心裏稍微思索一陣也猜了個八九不離十,眼下顏清秋和白婧的毒又暫時不會發作,我這時候已經鎮定不少,所以伸手不打笑臉人,回了趙將軍:“將軍客氣了,小子確實沒有欺騙各位之心,我們四人確實是受武安君之托,特以前來長平殺坑,不料剛到此地便得知有人在此處不遠挖了盜洞,因緣巧合打通了殺坑禁製結界與外麵世界的通道,又不巧碰上邪術士風季,所以慌不擇路就到了此地。”

“原來如此,隻是武安君長期坐鎮中庭帥帳,卻是如何與你四人聯係?”趙將軍恍然大悟,不過還是問了很關鍵的那個點。

我遂把殘魂如何引我們四人前去陵園,以及殘魂對我們的考驗一一向趙將軍講了一遍。

疑點還是重重,趙將軍一時也下不定決心,於是按照剛才與王偏將談好的想法實施。他自己帶我們與剛才在營帳軍營門口大鬧的殘魂前往殺坑中庭帥帳,而王偏將帶上一對陰兵前往出現盜洞的那個洞穴查探虛實,也能防備風季再次潛入殺坑內部。

不僅如此,他見顏清秋和白婧一人一鬼都中了毒,於是吩咐手下趕來一輛戰車以讓我們乘坐,趙將軍的安排不可謂很妥當,也正中我的下懷。

戰國戰車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兵車,不像我們在公園動物園或者等某些旅遊場所租乘的那種舒適馬車,而是古代陸戰用來搭乘士兵進行車戰或者運送糧草之類的兵車。

趙將軍讓士兵駕馭來的也正是這種用於衝鋒陷陣且平台空間狹小的兵車,駕四匹馬,車上有甲士三人,中間一人為驅車手,左右兩人負責搏殺。

戰車最早在夏朝王啟指揮的甘之戰中使用,以後戰爭規模越來越大,戰車成為戰爭的主力和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標準,到春秋時出現了“千乘之國”、“萬乘之國”。但是到了戰國時期的趙國與胡人作戰,發現胡人的騎兵很厲害,並沒有用戰車。於是後於秦國開始推行騎兵,再往後戰車的運用便越來越少,一直到了後來的漢朝幾乎沒有再用戰車,這個時候是騎兵真正興起的時期,戰車逐漸退出了戰爭舞台。因為所以戰車很在大程度上成了儀式性的東西。

不過到了唐朝安史之亂時還發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也是關於車戰的。那是唐朝的宰相房某人效仿春秋戰國使用戰車作戰,結果被叛軍打得大敗而歸,他自己也因此獲了重罪。

所以這個時候的車戰已經可以說是最後的輝煌時刻,趙將軍讓兩個作戰士兵下了戰車,隻留下中間那個驅車手。

我們沒有再回趙軍軍營,而是從另一個方向駛去,據趙將軍所說,趙軍所駐紮的地方分散在殺坑四麵八方,中間才是秦軍,他們的統帥武安君就長期居住在殺坑最中間的中庭帥帳。

這個安排其實很容易理解,武安君是秦人,自然將秦軍陰兵當做本部嫡係,所以才會這麼安排。

一路前行的速度並不快,原因無他,這種戰車真心不適合乘坐,由於輪子是木輪也沒有減震裝備,所以還是挺顛簸的,隻是好歹聊勝於無吧。我扶著顏清秋和白婧乘坐在上麵也沒剩下什麼空間了,一路上肌膚接觸自是不用多說,肯定是很多。

所以我讓驅車手將車的前行速度放慢些,不是為了“占便宜”,是為了讓顛簸減輕些。

很快拐離趙軍軍營後,一路上除了偶爾見到零散的陰騎兵外,就再也沒見過其他陰騎兵。我猜測這些零散的陰騎兵應該是巡邏的哨兵,由於騎兵機動能力強,所以我才沒碰到步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