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宴已經舉辦了二十七屆了,稱得上是曆史悠久,其實這是由一位喪夫的公主所創的,待公主死後,這種傳統卻也保留了下來。大昌民風開放,男女沒那麼拘束,是故賞完梅花作詩後,男子作品由女子評分,女子作品由男子評分。待各自選出男女前三名之後會有人將他們做成冊子送往皇宮給宮中的貴人鑒賞。
當然,另一個吸引這些公子小姐們的原因就是對對子。男女雙方隔著一道屏風,互相對對子。有不少適齡的男男女女都因此成了姻緣,也成為這梅花宴的一個美談了。
梅花宴是不向外廣發請帖的,隻有是其中的成員才可以帶二人入內。如此一來,參加梅花宴的大都是才華橫溢的大家子弟。謹妃娘家式微,趙婧為人又靦腆,是以一次都沒去過,所以才如此欣喜。
梅花宴采用流水式,今年這家明年那家,辦的好了自然能揚名,所以每年的梅花宴都格外的別致有趣兒。今年正好輪上了王雪蓮。
趙韻酥想著便覺得有趣兒。王雪蓮今年已經十三了,早就到了相看的年齡。隻是她有個庶姐,今年正好十五,十分得她父親的喜愛,所以參加了此次的梅花宴。她那庶姐生的婀娜多姿,沒成想她母親給王雪蓮相看的那個公子居然被她庶姐給迷住了。非要納她為妾。越是權勢之家越看中麵子,更何況是禮部尚書,怎會讓他們姐妹共侍一夫?沒想到那個庶姐倒是個不安分的主,逼得那個公子非要許她正妻之位,最後不知怎麼的,盡然死了。倒是叫王雪蓮一時成了京中的笑柄。
想著想著趙韻酥就輕輕的笑了,那公子可謂是權勢逼人,是宰相徐逸的孫子徐誌。雖不是長孫但也是嫡子,倒是影響了宰相與禮部尚書之間的聯盟。
三人又聊了幾句,然後趙儷和趙婧兩人請辭。
趙韻酥親自送兩人離開,她望著兩個人的背影嘴角的笑容愈發純真可愛了。
她從來不認為這兩個姐姐是簡單的人物,畢竟她一直都很好奇為什麼上輩子父皇唯獨冊封自己為長公主。
寫字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尤其是當場寫給皇帝的。隻是趙韻酥前世就稱得上是個書法大家,這輩子因為勁道不足,遠不如上輩子,但作為一個六歲大的女童來說已是錯錯有餘。
趙儷她們走了後趙韻酥就按著計劃開始上課了。等趙韻酥上完了舞蹈課之後意外的看到了喜姑姑。“姑姑怎麼回的這麼早?怎麼沒有多呆幾日?”
喜姑姑看起來憔悴了不少,但是精神卻好多了,原先她整個人就像是一張繃起來的弦一樣,現在卻是放鬆多了。“托公主的福,蘇府被打理的極好,奴婢沒什麼不放心的。奴婢想來想去覺得還是回到公主這裏奴婢能發揮更大的用處。”
趙韻酥的笑容頓時鮮明了起來。“姑姑說的對,我這兒的確十分需要姑姑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