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月》這首曲子是甄司追求寧月兒的時候所寫的,那段時間正是他春風得意之時,整首曲子闡述了他驚歎佳人,為佳人輾轉反側的情思,還帶著一種豪氣和說不出的狂妄。這首曲子自出世以後便廣為流傳,不少人更是彈這首曲子來向心上人表白。
是以趙韻酥點點頭。又想起那人閉著眼,便趕快出聲回答了。
那中年男子閉著眼癱在椅子上,毫無形象可言,隻聽他帶著鼻音的聲音道,“彈吧!”
那聲音頗有幾分喃喃自語的味道,好在周圍極靜,所以還能聽清。
她回憶了一會兒,才開始彈。
說實在的,她並沒有愛過人,所以彈不出那種為了心愛的人輾轉反側,患得患失的心情,但是她曾經在寺院呆過很長一段時間,所以這首曲子叫她彈起來就頗有幾分你愛愛不愛的意思,大有不愛也可,我自己一個人更好的感覺。
卻是叫那中年男子微微一愣,本來深陷在回憶中的人一下子給驚醒了。他看了一眼趙韻酥的手,手指很長,是一雙很適合彈琴的手。
叫他也起了愛才的心思。
的確是彈得很好,幾位老師並沒有什麼異議的就將絡子給她了。
於是中年男子坐直了身子,難得的開口問道,“你叫什麼?”
趙韻酥接過絡子,臉上帶笑,“學生趙韻酥!”
那笑容很真誠,沒有皇家人的驕傲自得,反而如同暖陽,讓人倍感舒心。
其他兩位老師點點頭,原來是皇家人,怪不得。
倒是那中年男子麵色微微一變,又重新閉上了眼。
趙韻酥覺得若是剛剛沒把絡子給她,那人怕是會不給她絡子的。
她笑著行了禮走了,心裏卻在想著是不是與皇家有仇,得去打聽打聽這個人才行。
考完了琴就可以走了。女學裏的風景不錯,不過她想著以後有的是時間,況且哥哥他們還在等著,便沒了欣賞的性質。趕緊換回自己的衣服然後出去了。
趙韻酥一出來就看到了夢尋跟原本趙子明身邊的小太監,常福,在外頭守著在。見趙韻酥出來了便連忙將她引到酒樓去。
她出來的算早的,是以外麵還圍了不少小廝丫鬟們,見趙韻酥還蒙著麵紗也不敢多看,畢恭畢敬的行了禮然後讓出了一條路。
趙韻酥去了以後,趙子明跟趙子盛兩個人並沒有問她考的怎麼樣,見她麵色紅潤,深色鎮定便心裏有了數兒。正德帝跟安貴妃都還在宮裏等著,所以他們就立刻回宮了。
回宮後差不多就到飯點了,趙韻酥洗了個澡換了身衣服才吃了點東西。
她手上有六條絡子,剩下的成績還得等一個星期。趙韻酥並不著急,而安貴妃、正德帝他們居然比趙韻酥自己還要放心。該幹嘛幹嘛,仿佛她參加的隻是個小測試罷了。
雖然考了試,但是生活對趙韻酥來說並沒有什麼變化,該上課就上課,該練字就練字。沒有半點波動。
一周過得很快,眨眼間就過了,而成績也出了。
第二天就要出成績了,便是趙韻酥也難免有幾分緊張之感,她在意的並不是能不能進女學,而是能不能超過趙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