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神虛神主、冥府墓葬【4K】(1 / 3)

春去秋來五十餘載歲月,匆匆流轉。

太蒼的一切一如既往,百姓依然安居樂業,國祚實力仍然蒸蒸日上。

短短幾千年時間,太蒼好像已經變成了運行有序、嚴密而又精確的機器。

那些弱小的子民們勤勞生產,變成了太蒼國祚機器上的零件。

他們在安穩過著自己生活的同時,也用自己的力量建設著太蒼。

子民們勤勞的種植著各種各樣的靈米、靈植,養殖了許多的靈獸。

同時這些弱小的人族子民也跟隨太蒼的步伐不斷修行,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太蒼的種種產業,都已經體係化,規模化。

比如已經下放到民間的丹藥煉製體係。

要煉製出一枚上羅級別的丹藥。

首先,需要許許多多百姓合力,種植靈藥。

靈藥成熟,另一批百姓再進行粗加工、運輸。

運輸到靈藥工廠之後,再進行精加工,完善加工程序之後分銷給各大煉丹工廠,由煉丹靈師煉製成為丹藥。

藥商們進貨,上架,銷售,亦或者整體出口。

這一係列的產業鏈,養活了不知多少人。

太蒼看起來人口奇多。

可實際上,因為國祚力量的映照,以及諸多神物的作用下。

太蒼國內資源豐富,土地肥沃,靈元渾厚。

哪怕是下一場雨,都能夠帶來一場豐收。

又有太蒼有效的規劃了這些資源,配合直至基層的管理體係,以及作為太蒼國策的教育製度終於發揮威力,這一切都讓太蒼空前的富裕。

早在許久之前。

太蒼已經不需要靠掠奪才能夠養活國中子民了。

國內已經可以自產自銷,自給自足。

之所以不斷的出口丹藥、靈器,也不過是為了財富的積累。

由此可見。

太蒼早期的規劃,究竟多有先見之明。

天蒼之庭網絡以及極為發達的交通係統,讓如此廣大的太蒼能夠全部聯通。

廣大的市場也被完全開辟。

有了需求,太蒼子民便能夠產出,就能夠源源不斷的為太蒼積累財富。

與此同時,也讓自己的生活越發富裕。

太初帝庭也不需要通過大量的戰爭掠奪財富,才能夠維持國祚的運轉。

更重要的是……

對於人族子民來說,幸福的生活已經成了常態。

當然。

太蒼學宮以及聖文府自始至終都認為,不能夠讓太蒼子民沉浸在安逸之中。

就像是太初大帝君所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安不忘危,盛必慮衰。

“多拍攝關於人族曆史題材的鏡影,玄秘閣諸多玄秘眾前往諸多界外天、以及三座神朝探查的時候,也要帶回許多人族子民的影像。

讓太蒼子民知曉。

在遙遠的所在,仍然有種族同胞,在過著那等淒慘的生活。

一旦我太蒼的子民們大意,那麼也許有朝一日,我們也要重歸先輩們那悲哀的處境。

謹記!勿忘。”

太蒼學宮宿星這許多年以來,也都致力於矯正太蒼子民們的思想,讓他們不至於淪落。

比較好的一點是。

無垠蠻荒諸多勢力之間的爭鬥,大多數都是種族之爭。

就算有求和派,投降派,卻很少有叛徒。

畢竟,種族與種族之間差距極大。

就算同為神形種族,也有極為明顯的差別。

容貌、血脈、軀體、真靈……等等層麵上的差距,讓幾乎所有的生命都明白……背叛種族,其實不會有任何的好處。

其他種族看到你的樣貌,就不會從心底接納你。

正是因為如此。

太蒼這許多年以來,倒是沒有出過什麼叛徒的存在。

五十多年過去。

太蒼還是有很明顯的變化。

比如太蒼虛空中,已經嵌入了九座界外天。

被稱之為神虛九界。

九座界外天各自又有十六條通道聯通一座座門庭,排列在太蒼的虛空中,用於連接九州本土。

這些界外天,比尋常界外天來說,還要宏大許多。

每一座界外天中,都有著數百上千萬的人族城池,又有幾萬億,乃至十幾萬億的人族生靈居住在其中。

這些人族生靈大多是遷移而來,被太初帝庭安置在這些界外天裏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