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0章察言觀色(1 / 2)

坐在櫃台內的戴眼鏡的男子見有人進來,起身微笑朝梅雪茗打招呼,顯然,戴眼鏡的男子就是這家古玩店現在的老板。

蕭博翰也笑著對老板說:“隨便逛逛,您忙您的。”說著,自顧自的走至博古架前,漫不經心的打量著上邊的古玩。看到蕭博翰在博古架前隨意張望,古玩店的老板坐了回去,略微有些失望,伸手扶了扶眼鏡,不時的瞥著蕭博翰。

他想順著這個年輕人的目光知道他可能對博古架上的什麼物件感興趣,作為古玩店的老板,察言觀色是他必須熟練掌握的技巧之一。

說是古玩,其實沒幾件是真的,古玩店的老板從來都不怕自己的貨不真,若是客人在一件東西前駐足留步,饒有興致的仔細察看,那就好辦了,客人看的東西十有八九是贗品,因為博古架上擺著的古玩十有八九是贗品,那就說明客人的眼力不行,或者沒信心沒經驗,不足以對古玩的真偽做出判斷。

博古架上擺放的每一件古玩他都爛熟於心,哪怕是現在蕭博翰背對著他,恰好擋住博古架上的幾件古玩,他都能如數家珍似的把那幾件看不見的古玩默默的背誦一遍:一件宋代扒村窯三曲口花口瓶,那是一個收藏者放在這裏寄賣的,那玩意兒估計是那個收藏者不知在哪裏買到的贗品,扔了覺得可惜,雖然自己跟他聲明了多次,在古玩店裏寄賣看不準的東西不大好,可那收藏者死乞白賴的非要放這兒不可,沒轍;一件西漢時期的將近兩尺高的彩繪陶罐,八十元進價,賣好了能賣四、五千元;一件北魏釋迦摩尼石像,一尺半高,進價一百五,這是前年的進價,自己前年和陝西的一個古玩店老板去了趟河南,拉了一卡車這種釋迦摩尼石像,回來後每人分了三百多件,自己賣了兩年,還剩下不到一百件。

最近幾年不流行佛頭了,流行這種站立的石佛像。希望這年輕人能相中釋迦摩尼石像,可惜,這個年輕人隻在這三件古玩麵前停留了一下,便移開了。

徐老頭一直跟在蕭博翰的身後,他隻是掃了那麼一眼,便都看明白了,這種宋代扒村窯花口瓶的特點是用毛筆在施過化妝土的胎體上作畫後再罩一層玻璃釉,強烈的黑白對比中透著濃鬱的寫意畫風格,而這件扒村窯瓷器明顯意境不夠,發色也不對,器形看上去煞是呆板,八成是用模具澆注而成,瓶上的畫則更像是用黑色電光紙剪出來的窗花圖案貼在釉下一般,完全沒有真品的那種灑脫飄逸的感覺。

那個西漢彩繪陶罐,偏亮,偏豔,偏幹,偏勻稱,而真品則有股子暗沉陰森的晦暗感覺;至於那件釋迦摩尼石像,就更不對了,看整體造型像是北魏風格,頭挽高肉髻,大耳下垂,左手前伸右手下垂,作施無畏與願印,穿方領長僧衣,百褶裙,跌立於蓮花座上,這都是北魏時期的風格,可北魏時期的釋迦摩尼的麵相應該是高鼻深目,眉清目秀,麵含笑意,且較為消瘦,一看就知道是經常冥思練瑜伽的。

而眼前這件石像的麵相則豐滿圓潤,雙目俯視,神情安詳,一副養尊處優官老爺的麵相,卻又是典型的唐代和唐代以後的風格。

順著博古架邊走邊看,沒幾件真東西,這家古玩店是標準的“四四二”。四四二原本是足球比賽時排兵布陣的術語,近兩年被發誓不再看中國球賽的收藏者移植到了收藏界,意思是說古玩店裏擺設的古玩當中,有四成是廉價的現代工藝品,還有四成是做舊過的贗品,隻有兩成是真品,在這僅有的兩成真品中,有一半品相不好,有著明顯不能被忽視的瑕疵和殘缺,另一半則是沒有多大經濟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古玩,與其說是古玩,倒不如說是舊貨。

全國的古玩店,至少有百分之五十以上遵循四四二原則,而剛開始入門的收藏者,平日裏接觸到的大部分是這些四四二古玩店。

早幾年,這種四四二古玩店很常見,現在卻少了,全國各大古玩市場裏的四四二古玩店的比例都在慢慢的減少。隻有中小城市和旅遊區的古玩市場裏充斥著四四二。

正在老板失望之餘,徐老頭卻眯起了眼睛,他看到了一副清代鄭燮的《竹石圖》,

老板就有點緊張起來,這可是一副真畫,難道這老頭是個行家?

他走進了徐老頭,笑著問:“老人家是不是喜歡這畫啊。”

徐老頭‘唔’了一聲,又認真細致的看了好一會,對老板說:“來鏡子。”

他說的鏡子,那就是放大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