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聖女現世日子的臨近,想一睹聖女仙容的各方人士不約而同地都聚集到了聖縣,如今聖縣可謂是人滿為患,所有的酒樓飯館都是座無虛席,客棧也是一房難求,甚至有不少人直接在聖山腳下搭帳篷吃幹糧。
到了九月初五這天整個聖縣都充滿著一種緊張興奮的氣氛,明日就是聖女現世的日子了,大家都早早地用完晚飯沐浴更衣,更有虔誠者帶香燭供品來到聖山腳下,準備一夜不睡,第一時間迎接聖女現世的那神聖時刻。
聖山腳下人頭攢動,全民沉浸在一片興奮之中。
陳江帶著鷹衛的幾位首領喬裝成百姓混跡在人群當中。其餘的則隱藏在兩側的樹林裏隨時待命。
看著密密麻麻的人群,有百姓,商賈,江湖人士,甚至還有道士和和尚,也不知道其中有多少是別國的探子,“希望明日不會出現什麼變故,不然也不知道會有多少無辜的百姓遭殃。”陳江心裏默默琢磨著。
黑夜漫漫過去當第一縷晨曦照耀在人們臉上時,突然,在距離山腳十仗左右的山腰處出現一陣七彩光芒。
人群立即騷動起來,有呐喊的,跪拜的,氣氛瞬間狂熱起來。
待光芒消退,隨後又出現一陣濃濃的白霧,白霧慢慢隨風飄散開來,人們聞見風中一股淡淡如檀似蓮的香味,聞後會之使人精神越加振奮。
隨著霧氣散盡,山腰的石台上現出了一位頭戴寶冠,身披天衣,腰束貼體羅裙,和善溫婉,端莊典雅,沉穩脫俗,貌似畫中觀音的美麗年輕女子。
沸騰的人群,霎時安靜下來,大家紛紛跪倒虔誠磕拜。
片刻後,隻見那聖女緩緩開口,聲音清越悅耳,宛轉悠揚,“如今天下分爭,戰亂頻起,百姓受苦,上天有好生之德,吾受天命下凡,止天下之戰亂,救百姓於苦難……今後吾先暫居於聖山,……為世間清平,百姓安泰,今日起吾先齋戒七七四十九日為天下眾生祈福,也為戰死的亡魂超度。……吾居於聖山期間,於吾之一切紅塵俗世皆由聖山紀掌門全權暫管。”
說完這一大段話後轉身對站在身後山間小道上的紀權和眾聖山弟子頷首道,“勞煩紀掌門和眾位聖山弟子了!”
紀權和聖山眾子弟連忙跪拜行禮,“聖女願屈居於我山門,是我聖山眾人的福分,不敢領勞煩二字!”
“不必行此大禮,眾位快請起!”聖女抬手示意。
待紀權及眾人起身,聖女又回身道,“眾人先行散去吧,有何所請所願皆可先告知紀掌門,待吾齋戒祈福結束再圓眾人所願。去吧!……願我世世行善道,所化所遇盡吉祥,眾生好願悉具足,依止功德殊勝行……”伴著口中的喃喃清音,聖女轉身拾階而上,腳下生蓮,聘聘婷婷,走入山門之中。
直到聖女的身影完全消失在眾人的眼中,人們這才漸漸緩過神來。
紀權從旁邊的小路走到,石台上,清了清嗓子大聲道,“眾位父老鄉親,鄙人是聖山的掌門紀權,聖女願意屈居在我山門之中,是聖山幾百年修來的福分,既然聖女讓我等暫管與她有關的一切繁雜事務,我等定當盡心盡職,定不負聖女所托,大家對聖女的所求所願之事,還有其它有關聖女的一切事務均可找鄙人,鄙人定會將眾人所求之事,事無巨細一一秉明聖女,聖女的任何囑咐、決定或者要求鄙人也會第一時間告知大家,今日我山門弟子為眾位準備了齋食,大家用過之後就散了吧!別影響了聖女清修祈福。”說完紀權拍拍手掌,聖山子弟抬著齋食到入群之中,一一分發於眾人。
大家日盼夜盼等到今日,聖女從出現到離去前後不到一炷香的時間,除了聖山掌門也未與其他人說過一句話就離開了,眾人還未從之前高昂的情緒中恢複過來心裏實在跟貓爪似的難受,但又不敢硬闖聖山驚擾聖女,縱使眾人有萬般不願,也隻有帶著無奈的心情離開。有所求,有所願的人也隻能等到聖女祈福結束後再來拜見。
臨近午時聖山腳下人群已散空,除了隱在暗處的各國探子,徒留一片被踩的亂七八糟的草木。
陳江終於長長的吐了口氣,立刻招來信使將此處之事快馬加鞭送往京城。同樣的另兩國探子也一一將信件送往各自皇城。
此時在聖山的聖仙苑,此院子是聖山環境最好最幽靜的院子,聖女居於此處後特意改名叫‘聖仙苑’。
坐在上首的紀權,看著坐在旁邊的張仲柏和紀琳兒讚賞道,“今日琳兒表現得非常好,咱們這第一步非常成功,接下來更需小心謹慎,你輕易別出這個園子,如今聖山隻有你倆,紀叔,我和琳兒旁邊這兩個聾啞丫鬟知道此事,以後你們要謹言慎行,千萬不可再讓第七人知道我們知道我們的計劃。如今餌已放出去了,現在就等著魚兒上鉤了。所料不差的話最早一個月,最晚四十天,聖女現世的消息必將傳遍天下。”
“三國之中掌門心屬哪國?”張仲柏又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