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校場點兵(1 / 3)

跟隨天元皇帝去校場的隻有楊麗華、朱滿月、尉遲熾繁,她們仨與天元皇帝坐在“天皇之車”上,玉兒騎了一匹汗血寶馬跟在車駕之後。宇文成都一身軟甲,手提方天畫戟,威風凜凜地騎馬走在一邊。楊勇與一身銀盔銀甲的楊浩相跟在一起。

李淵奉天元皇帝敕令前去接應珊珊來遲的其他千牛備身,故不在天元皇帝身邊。

校場在外城。所過之處一片一片工地,都是全國各地的郡縣官吏與鄉紳富商在修建宅院。其中最大的一個宅子是蜀州一個姓楊的富商建的,占地15頃,分為花園與住宅兩個部分,美輪美奐,堪比王府。

天元皇帝突然有了一個主意,既然這些富戶如此富裕,何不向他們開征置業稅?光洛陽城一年少說也能征稅100萬緡。

他好不得意,可惜楊勇與玉兒都在車外,隻得與3位天後分享自己的天才想法。

注意力集中到3位天後身上,忍不住抱著尉遲熾繁親吻了起來。楊麗華端坐著,紋絲不動。朱滿月卻有小有情緒,轉過頭去。他與尉遲熾繁纏綿了一番,轉身又來騷擾楊麗華與朱滿月。2位推托不了,隻得調動情緒應對。虧得“天皇之車”十分寬大、平穩,幾個人在車內折騰倒也安然無事。

車駕過處,百姓、苦役無不拜伏在地,與剛進洛陽城時萬民景仰的盛況大不相同。

這是楊勇一手安排的,將天元皇帝與平民百姓隔絕開來,一可以確保安全,二可以避免別有用心之人告黑狀。幹兒子楊浩手下的爪牙探聽到了不少消息,一些在營建新宮中被重複派了差役的百姓準備攔駕告狀……

很快便到了校場,黑壓壓的禁軍整裝而待,足足有5萬餘人。

3位天後瞧見如此多兵將整裝列隊,不由得吐出了舌頭,心中震撼不已。

天元皇帝不以為然地道:“想當年我為行軍大總管親率10萬將士出征吐穀渾,那才是氣勢磅礴,不可一世哩!”

尉遲熾繁充滿好奇與欽佩道:“陛下真還帶兵打仗過?熾繁怎的就不知道呢?”她向來不關心政事,自然無人對她說起攻城略地、行軍布陣之事。

天元皇帝拍著胸脯道:“行軍打仗是‘天’的事情,天後們在宮中好好開心便行。”

尉遲熾繁靠在天元皇帝身上道:“熾繁不喜歡打仗,也不希望陛下親自領兵打仗,陛下日日呆在我們姊妹與玉兒公主身邊便好!”

天元皇帝便覺得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男人,如此嬌弱的熾繁妹妹還懂得關心他哩!忍不住又要與3位天後親熱,楊麗華正色道:“陛下不知道現下到了哪裏嗎?難道要讓三軍將士瞧我們的笑話?隻此一次,陛下便將失去全天下的人心!”

天元皇帝猛醒過來,自嘲道:“我與幾位娘娘感情甚敦,幾位娘娘又都是天下絕色,一時間情不自禁嘛……”說得好像自己真是天下第一大情種。

已經進入校場,“天皇之車”停了下來,小瓜兒、小刀兒早趴在地上搭好了人肉階梯。

總官府司馬楊浩在車駕旁唱道:“天皇禦賜:柱國大將軍、洛州總管、東京小塚宰楊勇並東京禁軍將士恭請天元皇帝登點將台點校三軍。”

但凡軍國大事,後妃便無資格參與,天元大皇後、天大皇後、天左皇後等隻得坐在台下的“天皇之車”中觀摩。

天元皇帝走在最前,宇文玉兒、楊勇緊隨其後,洛陽六命以上的文武官員相跟著魚貫登上點將台。宇文玉兒與宇文成都攔住眾臣,收繳了他們的兵器。楊勇不願意交出兵器,宇文成都怒目圓瞪,方天畫戟杵在地上,楊勇隻得把兵器交了出來。上了點將台,宇文成都執方天畫戟站在天元皇帝的左後方,宇文玉兒手握劍柄站在天元皇帝的右後方。

點將台是昨夜新築的,共設99級台階,完全符合禮製的要求。

台下楊浩翻身騎上高頭大馬,“得得得”馳到校場正中,高喊:“奏樂,吟唱《蘭陵王入陣曲》。”

鍾鼓齊鳴,三軍將士齊唱《蘭陵王入陣曲》。

蘭陵王高長恭雖然是北齊戰將,屢次與北周作對,但其短暫的一生忠以事上、和以待下、戰無不勝,又兼容貌俊美、品行高潔,被天下人視為戰神。高長恭被其堂弟北齊皇帝高緯賜鴆而死後,無論敵友,作戰時都要吟唱《蘭陵王入陣曲》,一時間傳為風氣。

《蘭陵王入陣曲》風格悲壯渾厚,古樸悠揚,5萬將士同時吟唱,氣勢恢宏,驚天地泣鬼神,在場者無不熱淚盈眶,心中充滿激情。

唱罷,楊勇從點將台群臣的隊列裏出來,越過天元皇帝,走向點將台正前方,朝三軍將士揮手示意。三軍將士見了,歡聲雷動。楊勇走了一遭,退下來,與天元皇帝並肩而立。

天元皇帝上前3步,振臂高呼:“有甚麼本事,你們就演給‘天’看吧!‘天’重重有賞。”

三軍巋然不動,並無一人出聲。

天元皇帝再一次振臂高呼:“你們操練了什麼就演給‘天’看吧!”

三軍鴉雀無聲。

天元皇帝望著楊勇道:“甚麼軍隊,竟然如木偶一般半晌沒有反應!”頗有幾分尷尬。

楊勇心中得意,表麵上顯得更加謙恭:“陛下恕罪!陛下有所不知,但凡軍隊出征,軍令必須歸一,否則將士們無所適從,必大敗也!所謂軍令如山便是這個道理!”說著,從懷中掏出紅、黃、綠3麵令旗。紅旗一揮,便有4名將軍自陣中馳出,分別是總兵將軍、騎兵將軍、步兵將軍、弓弩將軍,總兵將軍正是總管府司馬楊浩。4將在馬上打躬道:“請總管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