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回 追根溯源(一更)(1 / 2)

“侄兒學了一點皮毛,肯定不及中國的儒士,還請伯父不要取笑。”舒哥謙恭地道。

“賢侄也會煮茶,可見如今胡漢一體的趨勢已成為潮流呀!天下本是天下人的天下,大家一起生活,何必要分彼此呢?這個簡單的道理,多少天縱奇才的人物也不能參透呀!”尉遲觀忍不住慨然歎道。

“伯父說得有理!天下之大,足以容得下普天下之人,何必打打殺殺,你爭我奪呢?就說我們突厥部族吧,也不過20萬之眾,卻又分出十幾個部落。各有酋長,有的還自稱可汗。我的叔祖室點密,原本是極好的一個人,自從率領一支軍隊占領了西域,就不滿足於當一個小小的莫賀咄葉護,自命為達頭可汗。後來勢力進一步壯大,統率的百姓甚至比整個突厥還多,控弦之士達到10萬人,便公開與汗庭作對,不聽號令。最近,他派使者送了一卷文書給佗缽大可汗,說現如今他的勢力最大,影響最大,整個西域甚至波斯都要聽他的號令;並且他是佗缽大可汗的叔父,是長者,理應號令整個突厥,當大可汗;以後佗缽不可再自稱大可汗,更不能隨便下命令,叫他這個叔父幹這幹那。‘如果貴可汗不願意聽吾之號令,就分設汗庭,自理事務,各自在東、西稱汗。’你看,一個人居功自傲,就忘乎所以了。別看如今我們突厥汗國勢力強大,好像很了不起的樣子,實際上危機四伏,不知明天會是甚麼樣子。”舒哥神情黯然地道,歎了一口氣。

尉遲觀不無擔憂地道:“你父親極有才幹,又得到當今大可汗的信任,理應擔負起維護突厥汗國完整的重任呀!我看他並沒有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話雖然這般說,但佗缽大可汗的幾個兒子卻不這麼看。庵邏多次在不同場合說過,要學中國由嫡長子繼承汗位,方可保江山永固。他這是睜眼說瞎話嘛,我突厥的汗位曆來是兄死弟繼,還要由各部落長老公推,這樣才能將政權交到成年的賢能之輩手中。像你們漢人那樣弄個娃娃來當可汗,我突厥部族還能馳騁草原嗎?庵羅有了這樣的私心,便處處與我們作對。我父親名位葉護,卻無實權,也就在鐵鷹堂裏說話算數,所以他有時候頗為消極。”舒哥抬頭望著尉遲觀:“還得請伯父認真提醒我的父親。”

“這次來終南山卻不知是誰的主意?”尉遲觀趁機問道。

“這倒是爹爹自己的主意。鐵鷹堂的主要職責原是研習武功與兵法。爹爹認為,在兩軍對陣時武功的作用其實還在其次,饒你多麼厲害的高手也經不住千軍萬馬的衝鋒。況且武學原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要修煉到一定高度十分困難,不是一般士兵所能企及的。兵法卻不一樣,隻要主帥與幾個謀士有經緯之才,就是再差的士兵稍加訓練也能依葫蘆畫瓢,執行到位。我突厥原來沒有固定的陣法,主要模仿群狼捕獵,雖然凶悍卻不能持久,這也是常常敗給中土各國的主因。”舒哥說的頭頭是道。

尉遲觀恍然大悟道:“原來你爹爹此番前來是為了一部兵書。奇怪!奇怪!不知葉護從哪裏得知這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