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新產品也不能太過分,最少不能用於提升軍事實力,不然要是引來外國勢力,那就是作大死了。
查找了半天,李修文有點煩躁,最後腦中閃過一個景象,昨天在醫院聽到醫生說的話——魏雲峰可能要被截肢。
截肢之後當然要裝上假肢,但目前地球技術,最昂貴的假肢也無法像原來那樣活動自如。
“就是這個了!”
李修文的手指,最終在腦波識別器圖紙(綠色)上停下。
腦波識別器圖紙(綠色):能夠準確識別繁雜微弱的腦電波,將細小的意念放大、轉化成電子信號,不過接收端需要在三米之內。
乍看起來,這圖紙似乎並不怎麼先進,普普通通。
地球上已經有許多家公司,在研究腦電波識別,並且取得一定的成績。
例如在腦袋上貼上許多金屬片,那就能夠通過意念,緩慢推動金屬電極上的金屬小球啥的。
或者在大腦裏植入芯片,意念一動,外接的機械手/機械腿也會緩慢動起來,做一些拿杯子之類的簡單動作。
目前地球上的科技,是能夠初步識別腦電波的,隻是還很初級,無法應用到實際。
要知道人類大腦有大約860億個神經元,它們活動時對外發射的腦電波非常嘈雜,真正有用的念頭仿佛隱藏在湖泊裏麵的水滴一樣。
而且,腦電波引起的電壓變化是微伏數量級的,非常容易受幹擾。
頭發長了不行,粉底塗厚了也不行,手機不小心從旁邊晃一下也不行。
李修文選中的腦波識別器圖紙(綠色),卻是能夠排除噪聲一般的念頭,精確識別大腦真正下達的指令。
地球的腦波識別與這份圖紙相比,就是衝天雷和長征係列火箭之間的差距,落後了一個大級別。
隻是要實現腦波識別器的生產,目前生產電動車的傻大粗生產線當然不行,必須要購買一條手機生產線。
“幸好要求不要,能夠生產十年前那種低端智能手機的生產線就可以,不然砸鍋賣鐵也湊不齊那麼多錢呀!”
組裝生產落後的手機並不需要太多技術,二手生產線便宜得很,幾百萬就買得到。
但腦波識別器的核心部件,具有識別能力的芯片,卻是重中之重,秘中之秘,絕不能透露半分。
要是識別芯片也讓別人代工的話,誰也不能保證代工廠不偷偷照著流程做,巨額金錢的誘惑之下,合同隻是廢紙。
讓李修文感到欣慰的是,識別芯片的要求不高,隻需要10微米級的精度就行了。這種90年代的芯片技術,應該不會很貴。
要是像現在主流芯片的1x納米級別的精度,價格動輒就是十數億美元,普通國家都玩不轉,更別說魔獸工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