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三環
三星大廈並不是很高,在各色摩天大樓裏一點也不起眼,它是十多年建成的商用辦公樓,那時的五十層已經不算矮小。
不過放在現在,這樣的大樓泯然眾矣,沒有半點特殊之處。大樓的最上麵十層安置了三星公司以及分公司的員工,下麵的四十層租了出去。
四十七層,三星內存(華夏)的總裁嚴博,端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前,右手握著鋼筆,不停地處理事務。
桌麵上的文件堆得有四五十厘米高,像是一座小山似的,飛快減少。
一份份款項申請,一張張合同都要過目,至少要清楚每筆一千萬以上的資金流動,不然就是不合格的總裁。
個把小時後,嚴博總算處理完桌麵上的文件,能夠有一點休息時間,可以喘口氣。
累是累,但他的臉上卻沒有半點疲憊,渾身反而充滿了幹勁,像是一台運轉良好的電機一樣動力十足。
每個員工都知道,自家公司的內存在華夏賣的非常好,可以說是供不應求。
哪怕坐在總部不動,每天也有手機廠商下達訂單,根本不用像樓上的手機公司那樣,辛苦推銷。
雖然還有美光和海力士兩個競爭對手,但三星內存攫取了整個內存行業七成的利潤,地位宛如手機界裏的蘋果一樣,高作無憂。
“嗯,總部發來的通知,從下個月開始,內存的價格再提升5%。”
嚴博麵前擺著一份剛剛打印出來的機密文件,沉吟不語。
漲價毫無疑問能為公司帶來更多的營收,更多的利潤,但這次的提價,他覺得有點不妥。
從16年開始,隨著智能手機的換代潮,內存行業迎來了一個黃金時代,新手機的內存和存儲容量翻倍,需要的內存條自然也跟著翻倍增長。
三星適時采用漲價的方式,逼得手機行業購買價格貴了一倍多的內存,從而獲得巨利,挽救了三星的業績。
但是持續不斷的漲價,導致許多人對三星內存的怨氣很大,要是還漲的話,是不是不太好?
嚴博雙手在鍵盤上敲擊了一陣,將寫好的建議發送給韓國的總部,期望上麵的人看到後,深入討論。
他不是不想增加業績,而是聽到了一點風聲,華夏的有關部門似乎要對三家內存巨頭公司采取措施。
其實這樣的說法出現很久了,去年就有商務部的官員如此表態,不知為何始終沒有真正的行動。
嚴博猜測,也許是韓國總公司那邊努力了一把,至少那時華夏希望韓國撤走國內部署的薩德反導彈係統。
不管怎麼樣,去年一整年內存價格漲得最大的時間裏,沒有華夏官員對三星采取行動,公司大塊大塊賺錢時,還能支援樓上的兄弟:手機公司。
“這也太貪心了,去年收割了一波,今年還想再割一次。”
郵件發送出去,嚴博看著漲價通知,暗暗歎了口氣。他身為分公司的總裁,隻有建議的全力,違抗那是不可能的。
總公司那邊一封文件下來,這個總裁就要讓位,他手中沒有半點股份,僅僅是這家龐大公司的職業管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