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貞毫不要臉,大吹法螺。
朱由校都被這赤果果的馬屁,拍的臉上浮現羞紅,這吹捧有些過分了啊。
若不是有學習係統,裏麵記載的詳細木鳥圖紙,朱由校自忖不可能如此快製造出木鳥。
或許他需要摸索兩三年,經曆數百上千次失敗,絕無可能短短幾天時間就將木鳥造了出來,還能成功飛上天空。
“好了,吹捧到此為止。朕覺得木鳥可以用來偵察敵人行動,比如監視後金大軍出動,提前發現埋伏。”
朱由校正色說道。
“陛下說得太好了,要是我們大明早有載人木鳥,當初的薩爾滸之敗也許不會發生了。我們的人可以提前發現後金大軍的埋伏。”
李永貞臉色悲痛,哀傷無比,雙眼噙著淚花的說道。
作為津門巡撫,李長庚哪怕心裏有些不以為然,嘴上卻不能反駁。
提前發現敵人蹤跡,就不會敗了嗎?軍隊野戰不過敵人,再怎麼也是失敗的下場。
“你們不要說話,別影響那些匠人改進木鳥。”
朱由校目光威嚴的瞪了他們一眼。
隨著消息傳開,載人木鳥這邊成了十裏八鄉村民、地主老爺們紮堆看熱鬧的地方。
每一次木鳥的升空,都引得成百上千聲嘶嘶的聲音,就像是無數條大蛇聚在一塊吐出了舌頭。
大明的文盲匠人們不用搞發明創造,隻需要按部就班實行改進木鳥時,強悍的動手能力盡顯無疑。
短短三天時間過去,四百多斤重的載人木鳥淨重,減輕到兩百出頭,大部分非核心部件全都采用了輕便的竹片、輕木材料。
在保持木鳥輕盈的同時,駕駛員的安全卻提升了許多,滯留空中的時間也在不斷拉長。
受到朱由校在木鳥腹下安置竹編緩衝部件的啟發,匠人用細竹篾,給駕駛員編製了一套彈性強悍的竹篾救生衣。
多達五層的竹篾救生衣遭到撞擊,會一層層破裂,充分吸收力道。
雖然這救生衣非常精細,需要極其精湛的竹編手藝才能做出來,需要南方特定的一種竹子,每一件的成本高達三百兩銀子。
朱由校還是立刻重賞,賜予提出竹篾救生衣想法的工匠一百兩銀子,和從九品的官身。其他人每人得賞十兩銀子。
有了這個例子,匠人們像是打了雞血一樣,恨不得一天工作九個時辰,各種靠譜不靠譜的想法被提了出來。
隻是大多數匠人的想法,都是以失敗而告終。
文盲的他們難以描述清楚自己的想法,表達能力有限,別人很難聽懂他的設想,配合不好的下場大概率失敗。
朱由校幹脆在工匠營安排了幾名落榜童生,開辦免費識字班,給那些尋求上進的匠人一條光明大道。
這一天,朱由校收到宣府邊鎮傳來的緊急軍報,北地草原的蒙古人侵入長城,寇邊搶劫。
當然,這群草原強盜手裏的軟弓和生鏽鐵刀,自然無法攻破宣府的堅城,但北地的小城、村鎮卻慘遭洗劫,人員物資損耗無數。
“朕要給這群強盜一個狠狠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