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聽到消息後,點齊兩千禦馬監兵卒,騎著馬趕來津門。
看著清減許多的盧劍星,朱由校臉色動容的說:“首批陝北移民安全抵達,盧卿辛苦了!”
“陛下日理萬機,操心國事,管理天下億萬皓首子民,這才是真正的辛苦。微臣的這點勞苦,根本不算什麼。”
被皇帝這樣誇讚的盧劍星,渾身都滾燙的,血液仿佛沸騰了一樣,身體上的的疲勞不翼而飛,渾身都是勁。
“哈哈,你這馬屁可拍錯了。朕每天不是泡在木工房裏,就是在京師津門宣府三地巡遊,可沒怎麼管理朝廷上大大小小的事情。”
朱由校先是板起臉,見到盧劍星被嚇了一大跳的樣子後,放聲大笑。
盧劍星故意長長的出了一口氣,臉色發白,一副受驚過度的模樣,逗得朱由校臉上笑容不斷。
“宣旨吧。”
朱由校對著身邊的大太監王體乾說。
司禮監掌印太監王體乾,雙手展開一道明黃的聖旨。
盧劍星趕緊跪下,額頭貼在地麵,心情激動的豎起耳朵傾聽。
“……盧千戶勞苦功高,擢升為錦衣衛指揮僉事,賜飛魚服,賞銀百兩,蜀緞十匹。”
王體乾合攏聖旨,笑嗬嗬的說道,“盧僉事收好聖旨。”
盧劍星衝著朱由校一連磕了六個頭,臉色泛紅,大聲說道:“臣叩謝聖恩。”
“起來吧。”
朱由校臉色一肅,吩咐道:“你接下來還要繼續遷移陝北的饑民,放手去做。哪個要是敢阻攔或者不配合,就告訴朕!不管是內閣大學士,還是藩王,都由朕來處置他們。”
“臣遵旨。”
盧劍星鄭重的點了點頭。
津門的水泥碼頭再次擴大,船隻可以停泊的位置多達上千。
宏偉高大的水泥防波提直接延伸到海中,像是巨人手臂那樣環抱碼頭,讓港口內的水麵風平浪靜。
一條條十幾丈長的漁船蹣跚返回,將艙內兩三千石的漁獲卸在水泥碼頭上。
蜂擁而上的鹹魚作坊人員猶如螞蟻群,快速的將漁獲搬入附近的草棚下,進行刮鱗、去除內髒等處理。
從陝北來的五萬移民,其中的壯丁壯婦,很快就被碼頭、鹹魚作坊、水泥工廠的日益增長的人力需求吞噬幹淨。
朱由校滿意說道:“看來再來十萬人,津門這邊的碼頭也吞的下。”
“皇上說得極是,不過津門附近沒有空餘的土地修建房屋,以後的移民隻能安置到南邊。臣計劃在南邊十裏外,修建新的房屋容納移民。”
港口管理官員陳聚,趁機在朱由校麵前展示自己的計劃。
“十裏?工人們走過去需要一個時辰吧,太長了。”
朱由校微微皺眉,建議陳聚修建一條水泥馳道,並且成立公共馬車行,為工人們提供代步。
“公共馬車?”
陳聚有些不明。
他當然是有馬車的,最近使用的還很頻繁。
馬車行駛在平坦的水泥馳道上,隻有輕微的顛簸,可不像以前那樣顛掉人的半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