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漸漸亮了起來。
寺廟裏開始了忙碌的早晨。
莊嚴的正殿裏,煙火繚繞,主持空塵大師正帶著僧人們做法事。
大殿正中的蒲團上,一名老婦跪在佛祖麵前,拈著佛珠冥思禱告。大殿外,以一位長相娟秀的中年貴婦為首,還有烏怏怏一行人靜悄悄地候著。
法事完畢,中年貴妃趕緊迎上去,攙扶著老婦走出大殿,一邊細聲寬慰:“逝者已矣,太後娘娘萬勿太過悲痛。”
說著,有意看了一眼跟在身邊的妙齡女子。
妙齡女子會意地接話:“是呀,太後娘娘,憂思傷身,您身子骨本就不好,還需好好調養,萬萬不能有太大的情緒波動。臣女和皇貴妃娘娘陪著您去錦鯉池走走,散散心吧。”
“你們二人有心了。”太後微微笑了一下,眉眼之間的神思卻仍是鬱結不開。
柳皇貴妃趕緊陪著笑:“妙音這孩子,就是孝順,常聽紀相誇讚他這個孫女。再說她小小年紀,就能拜入妙手神醫汪正元的手底下當關門弟子,可真是不一般,就連太子都讚不絕口呢!這次有她陪著太後出巡,臣妾也安心多了!”
太後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對那妙齡女子露出讚許的神色:“紀相乃我天泉的中流砥柱,紀尚書也是國之棟梁,到了孫輩,也能有如此造詣,紀氏一門後繼有人啊!”
說話間,一行人已經走到了後院。
“承蒙太後娘娘和皇貴妃信任,召見臣女陪伴出行,臣女定當竭盡所能,不給爺爺和父親丟臉,更不會讓太後娘娘和皇貴妃失望!”紀妙音用詞謙恭,語氣裏卻透著滿滿的自信。
太後臉上的笑意卻是轉瞬即逝。她望向錦鯉池水麵,春末夏初的荷葉尚未完全舒展,一如她眉心鬱結的哀思。
無人注意到,錦鯉池中,一小截露出水麵的蘆葦管就掩映在荷葉之間。
水池底下,紀泠音聽到了人聲,倏地張開眼,摸索著從懷裏取出一個油紙包。
幾尾錦鯉遊過水麵,帶起一串串漣漪。
太後駐足在水池邊,微微歎息:“紀家世代忠良,哀家自然信任,否則,當年也不會同意先皇後立下孝懿皇太子和當時的紀家大小姐紀宛雲之女的婚約。說起來現今的紀家大小姐,就是你的長姐吧?如果當初你長姐沒有突發惡疾,而是順利嫁給了先太子,也許……”
紀妙音臉色一變,忙不迭在太後身邊跪下請罪:“太後娘娘恕罪!當年之事,爺爺也一直心懷愧疚,覺得辜負了太後娘娘的心意。長姐跟家裏的關係向來不好,也從未提過她有惡疾,平日見她也是身體硬朗,不知道怎麼偏偏就在那時候犯了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