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南淡然一笑,沒有異議,“可以。”
銅鏡的議價不出所料,取前十的平均價,居然隻有一千六百多萬,雖然這個價格也不低,但比起前進古玩店的標價,兩千一百五十萬,還是差了好遠。
“哈哈,看你還裝吧?我還真的以為你是神仙呢,都沒有看你挑選,你掃一眼就能分出哪些是珍品?按照約定,這件銅鏡你要付兩倍價錢!也就是四千三百萬!”牛躍進忍不住興奮的大聲道:“燕南,等著付錢!”
燕南的心逐漸沉了下去,這一件物件之前,他還盈利九千五百四十萬,依然是一個很大的盈利值,接近一個億,多少縣級市一年的財政收入也不見得有一個億,非常流弊了,可轉眼之間就縮水了近一半。
九千五百四十萬,減去四千三百萬,就隻剩下五千二百四十萬了。
也就是,燕南現在的盈利值隻剩下五千二百四十萬。
最後一件物件,很有可能讓燕南血本無歸。
“沒問題,不就是一點錢嘛,看你瘋的,下回記得吃藥再出來。”燕南淡然一笑。
燕南麵容白皙,神態自若,相比之下,滿臉紅黑色,眼睛充血,頭發直立起來的牛躍進,還真的像個瘋子。
因為數額太大,剛才牛躍進一直抓頭發,抓的亂糟糟的,他也完全沒有感覺。
今對於牛躍進來,比炒股可刺激的多。
燕南和牛躍進的對比,引得場內場外的圍觀者們議論紛紛,不少人都在為燕南擔心。
不光因為燕南顏值高,年輕帥氣,別人就支持燕南,這裏有很多古玩界的人,都是老男人,誰注意你一個孩帥不帥。
這些大都是站在買家的角度,將自己代入進入了燕南這個角色裏麵了。
他們會把自己想象成今的買家。
買家都是希望賺錢的,都是與店家對立的。
當然,也有不少古玩界的老板和店長是站在店家角度的,看到燕南接連輸了好幾樣物件,也是大為振奮。
店家自然是希望通過賣貨賺錢,這些代入了賣家角度的老板和店長肯定支持前進古玩店。
一時之間,支持燕南的,和支持前進古玩店的,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兩派。
反倒是始作俑者,與燕南打擂台比試的趙敬書,早已經被人遺忘。
因為趙敬書實在不重要了,趙敬書也不是真的花錢買物件。
就算比試,趙敬書與燕南比的是選擇物件的性價比,趙敬書的性價比隻有三點幾。
不管燕南贏還是輸,性價比都不可能隻有幾個點,所以趙敬書的物件性價比完全沒有參考價值。
換言之,燕南贏了前進古玩店,肯定就贏了趙敬書。
燕南輸給前進古玩店,肯定也就輸給了趙敬書。
燕南選擇的最後一件物件價格非常高,標價高達五千五百五!
一旦燕南輸了,得付出雙倍價錢的話,那就得付出一億一千萬!
這個後果太可怕了!
燕南雖然談不上害怕,卻也有些緊張了。
燕南選擇的最後一件物件是五代吳越國鎏金銀阿育王塔。
這幾乎可以得上是國寶級的物件。
但這座鎏金銀阿育王塔保存的不是很好,有近三成已經腐蝕損毀了,修複難度相當高,否則也不會被放在前進古玩店。
並且這座鎏金銀阿育王塔已經在前進古玩店放了五六年了,很多人都看過,價格非常穩定,雖然逐年也會上漲,但每次隻增加一二百萬這樣。
也沒有人有能力修複,遍訪整個華國古玩界,甚至世界古玩界,也沒有人有能力修複。
現在華國古玩界實際上已經代表了世界古玩的最高水平,泱泱大國,燦爛輝煌的文明,工匠的高超技藝,傳統的傳承,都不是別的國家能比擬的。
這座鎏金銀阿育王塔出土自西湖雷峰塔。
隨著白蛇傳的廣為傳播,西湖畔的雷峰塔也聲名遠揚。
2001年3月11日,全國各地媒體蜂擁而至杭州,他們將鏡頭對準雷峰塔,這裏的地宮要發掘。
參加過當年報道的一位記者回憶,當時住在附近的一位老者潑冷水:“塔裏什麼都沒有,塔倒的時候,白娘娘也走了。”
結果大反轉了,經過18個時的發掘,考古人員從地宮中取出了數十件珍貴文物。
五代吳越國王錢俶作的《華嚴經跋》殘碑和盛放金棺的純銀阿育王塔重見日。
專家介紹,雷峰塔地宮發掘填補了五代十國時期佛塔地宮考古的空白,地宮內出土的文物等級高、製作精,代表了吳越國金銀器、玉器、銅器製作的最高工藝水平。
這件阿育王塔高約36厘米,底座邊長約12厘米,由基座、塔身、塔頂三部分構成。
基座下麵用方形銀板封護,塔座的每側以菩提樹、禪定佛像4尊相間作裝飾。塔身方形,每麵鏤刻佛本生故事畫麵。
“薩埵太子舍身飼虎”表現佛陀過去生為印度太子時,與兄出遊,見一母虎與七幼虎奄奄一息,遂刺身出血,舍命喂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