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看來很多選手很機智的利用自己研製的機器人的性能,成功通過了我們的第二層‘蕩秋千’考核,而通過第二層的最快選手,是我們的第五中學的彭小軍同學和他研製的機器人‘笨貓’,用時46秒。第二名為第九小學的杜欣怡同學和她的機器人‘蘿琳’,用時49秒。”
主持人興奮的聲音又響起。
我聽到這兩學生的名字不是很感興趣,但他們的機器人我卻感興趣。
“笨貓”是什麼鬼?竟然是笨貓,怎會又以這麼快的速度通過平衡測試?這名字是不是故意起出來逗大家玩的?
還有這個什麼“蘿琳”,又是什麼......等等,蘿琳?!好熟悉的名字,在哪裏好像聽過這名字。
讓我想想,讓我想想!杜欣怡,蘿琳!蘿琳,杜欣怡!
這杜欣怡不是武傑的同學,那個有些胖胖的女同學?但這蘿琳不是那個智能女蘿莉機器人的名字嗎?
那天晚上,有個叫蘿琳的女機器人被吳飛的爸爸帶來和我比拚,難道是它?
按理帶蘿琳機器人來的應該是吳飛啊,怎幾天時間便成了杜欣怡的機器人了?
還有,這機器人是海為集團研製出來待內測的機器人,怎一下成了杜欣怡的了?
集團想測試一下蘿琳,讓它加入了機器人比拚大賽?如果真是這樣,那還比什麼,肯定是它得冠軍了啊,實力這麼強大!
好吧,我一下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了。
強勁對手來襲,一下讓我壓力增大,但同時也點燃了我的鬥誌。
好戲才剛剛開始!
統計時間一結束,我便被職守智能機器人帶到了第三層,繼續進行挑戰。
還沒有到達第三層,一股寒意襲來,看了一下左手的液晶顯示屏,上麵顯示的溫度直線下降,待進到準備位,上麵的溫度停留在零下120度不變了。
瞬間能感覺到仿生機械手臂上結了一層層冰錐子。
這比武傑在科技展館內測試我時的溫度都還有低。
這真是又更加一步確認,這組委會有些變態的想法成立了。
話說,這組委會又是如何在這幾天內讓這空間的溫度降到零下一百多度?
液氮技術?
即便用液氮技術,這室內操場的前期密封工作得做得多好啊。
朝室內望去,空無一物。有幾個已經上場想通關的機器人在場上前傾後倒,有的更是匍匐在地麵上,但卻一點也滑動不了。
什麼情況,不能滑動?還前傾後倒?一個個似被地麵吸住了一般的。
前麵兩波參賽機器人下場後就輪到我下場了,既然它們都是被場麵吸住,肯定這地麵與這室內的溫度有關。
忙將這一信息反饋給武傑,哪想武傑發來一句話:“我也覺得這地麵有問題。我等下操控你雙動力作用。”
能在我身軀裏雙功力作用,那必定是底盤運作及助推器同時發力,將身軀懸浮起來,不與底麵接觸了。
想法很美妙,現實很糟糕。
雖進到這空間隻有短短的一分鍾時間不到,而我的底盤此時已經被這室內的極寒氣溫冰凍住了,嘎然熄火了。
我去!
難怪那些已經下到場地的機器人一個個在地麵上無法移動滑行或走動的呢,原來全都無法啟動發動機電機了。
這下好了,前一秒還在笑他人,下一秒就輪到自己出醜,這真是神級打臉啊。
正在想如何尋求方法來與武傑溝通時,便看到前麵場地裏一隻大貓狀的機器人,用金屬尾巴推到著身體在慢慢向終點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