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往事不堪聽(2 / 2)

花圈?我忽然想起自己回家的時候,似乎有這麼一點印象。原來就是來有叔啊。

“哦,我想起來了……不對啊,怎麼我看到是東嶺嘴兒上有花圈呢?”

“那不對,那是另外一家的,你水仙嬸兒的!”

“啊?我水仙嬸兒?怎麼了?”水仙嬸兒,就是寶峰的娘。

“說不清。三月十五街上趕會那天,人就沒了。”爹說。

“年紀輕輕的,怎麼就沒了呢?”這太不可思議了,水仙嬸兒,估計也就四十多一點兒吧!她的眉眼一下子浮現在我的眼前。

“這個我不大清楚,你娘在家,你問她吧。”看樣子這件事情還好像是很複雜。我就去問娘。娘正在給羊刷毛。因為羊的數量少,就照顧得很周到,這些羊在娘的手上,就像皇太後一樣,舒舒服服地躺著,接受著娘的“服侍”。

水仙嬸兒就是三月十五,我們這地方一年一度的春季大集市這天,上吊死的。按照習俗,為了迎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在前一天做好準備,地裏該栽種豆角、辣椒、西紅柿、茄子、黃瓜等等蔬菜,夏天該種哪個品種的玉米,收麥子的時候要不要買新鐮刀,翻地要不要新農居,買多少碳銨、多少尿素,多少氮磷鉀,還有給大人孩子買什麼夏天的衣服、涼鞋什麼的,都得想好了,第二天一大早吃得飽飽的,帶著孩子到集市上去,滿街上逛一逛,一直到傍晚才滿載而歸。

寶峰的爹叫愛生。雖然家裏的錢已經被愛生打麻將輸得差不多了,但水仙嬸兒還是留了個心眼,偷偷地藏了一些錢,準備三月十五這天也給家裏置辦一些東西,給寶峰的弟弟曉峰也買上一身夏天的衣服。這天一大早,曉峰就坐在村口的大石頭上,看著背著蛇皮袋去趕集的人,來來往往的都喜歡問一聲:“曉峰你去不去,跟著叔走吧?”“跟著爺爺先走吧!”之類的,曉峰都搖搖頭,但是終究是小孩子,架不住大人的誘哄,就在又一輛三輪車停在身邊的時候,他喊了一聲:“永軍叔叔你等等,我給我媽說一聲!”就跑回家喊道:“媽!媽!我跟著我永軍叔先走了啊!”

水仙嬸兒正在和麵,手上滿是白麵,就用手背碰了碰他的臉蛋兒,說:“到街上緊緊跟著大人,別亂跑啊,媽過一會兒就去了!”曉峰答應了一聲,就跑出院子,爬上三輪車去趕集了。沒想到這一別,就再也不能見他的娘了。

然後就是愛生和水仙兩人不知道因為什麼事情又拌嘴了,鄰居正好也還沒有離家,聽見有吵鬧聲,也就習慣了,沒有在意。後晌(下午)四五點的時候,鄰居家女主人回來了,把自家買的東西放下,就想到找水仙嬸兒去串門說話。走到愛生院子的時候,發覺大門沒有上鎖,還以為家裏有人,就走了進去。農村就是這樣,平時隻要家裏有人,院門、堂屋門、廈屋門、廚房門,柴房的門,甚至連雞窩、狗窩的門,都是敞開著的。

她在院子裏喊了兩聲,發現沒人應,她還以為是水仙嬸趕集累了,睡著了,就推開虛掩的廈屋門——水仙嬸兒一般都是睡在廈屋的,想跟她說句話,結果床上沒有人。她又來到廚房,廚房裏也沒有人,隻是發現案板上放著和麵的盆,裏麵還有一團麵,已經和好了,還沒有來得及擀開,隻是表皮已經結痂。她就自語了一句“也不用啥東西蓋著,這還怎麼擀得開”,然後找來一個大碗將麵蓋著,走出廚房,將要往院外走的時候,影影綽綽地看見好像放雜物的廈屋裏,好像有個人,就向門前走了兩步,屋裏光線比較暗,可透過門縫還是能看到水仙在裏麵,她就說道:“剛才喊你咋不答應我哩?”結果一推門,隻見水仙嬸兒瞪著眼睛,伸著舌頭站在當麵!

她一愣神,馬上明白過來這是水仙上吊了!她急忙上前去抱著她,感到身體已經有點硬了。她一邊大聲喊著她的名字,一邊大叫“來人”,但是村裏人大多都還沒有回來,也沒有人來幫忙。沒辦法,她跑進廚房,用切菜刀砍斷了繩子,才將人放平在地上。看到水仙嬸兒的胳膊、腿都還是僵硬地彎著,舌頭、眼睛都還保持著原來的樣子,才明白過來:人已經早沒命了。她看看周圍,黑魆魆的,忽然一個激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