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農民工”成為赴日“研修生”
2015年7月,我以研修生的身分去了日本。研修生屬於國家勞務輸出的一部分。對於個人和家庭來說,擔負著在國外打工掙錢養家和技能學習的雙重使命。
2018年7月,我在日本三年的研修和技能學習期限已滿,帶著靠自己辛勤打工、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五百多萬日元回到祖國。按照這個時期日元兌人民幣彙率,五百萬日元可以兌換人民幣30萬元。對於我們這個隻有少量土地的農戶家庭來說,這些錢已經相當可觀。
在日本的三年,我也算收獲滿滿,不僅給全家人帶回來這麼一大筆錢,還學到了很多有利於今後打拚和創業的工作技能;不僅領略到了日本的文化風情,也豐富了自己的人生閱曆。這三年的日本曆練,對我家庭經濟條件的改善和我未來的創業之路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我是山東省鄆城縣人,村子離黃河很近。距水泊梁山不到40裏。早年黃河經常泛濫,在我小時候曾經親眼看到過村子裏的糧田被洪水淹沒,還親眼看到父親在自己家棉田裏網到過黃河鯉魚。
家鄉當地資源很少,掙錢門路很窄;每家每戶土地不多,我家老少五口人土地不到3畝,父母兩個人就可以耕種過來。
高中畢業後,我先是跟隨表哥外出打工,後又獨立闖蕩。在打工的時候結識了現在的妻子,然後結婚、生孩子-----七年之後,有了出國的機會。
說起去日本當研修生,與我在濟南打工時認識的一位工友有關,他叫李研,比我小3歲,是山東泰安人。他與我同時去的日本,在同一個會社工作了三年,又乘同一架飛機回到祖國。
李研在日本的經曆比我複雜的多,他不僅經曆了戀愛的挫折,還顯些在事故中喪命……
李研在上中學時就有了去日本打工的想法,因為他的親戚和同鄉中有不少人多年前就去日本做過研修生,這些人在日本工作三年之後回國時,都給家裏帶回來不少錢。有錢做基礎,如今他們這些人都發展的不錯!
前些年,農民在城市裏打工掙錢不多,工錢還常常被拖欠。
同村在日本打工的研修生每天工作八小時可以掙到六七千日元的工資,折合人民幣四百多元。同樣是背井離鄉;同樣是舍家撇業;同樣是出力流汗,在當地打工省吃儉用一年到頭能攢下兩三萬元人民幣就很不錯了,而在日本打工一年就可以攢下相當於十多萬元人民幣的日元,經過比較,很多在城裏打工的農村青年都覺得去日本打工更劃算。
去日本當研修生,既見了世麵,又學到了不少本事。這種既體麵又能掙到錢的出國研修對李研一家人以及他們村的年青人有很大的影響。
如果不是遇到李研,我還真不知道什麼叫“研修生”!也不知道我們這些文化程度不高的農村青年還可以有機會走出國門,到外國打工掙錢。
在出國之前,我和李研認識還不到一年。
那是在濟南一個勞務市場找活的時候,我和李研等十幾個人被一個建築工地招為臨時工,並住在同一個工棚裏。
在一天幹活的時候,兩個互相稱兄道弟的瓦匠因為一點不值得的小事和李研吵了起來,並發展到舞動拳腳的地步。我當時是一個伺候瓦匠的小工,根據瓦匠的需要傳遞磚頭打下手。當李研被兩個瓦匠暴打的鼻口出血的時候,我過去把兩個瓦匠拉到一邊,避免了李研受到更大的傷害。從此,我和李研就認識了,並成為很要好的朋友。和李研相比,他是瓦匠,我是小工,每天的工錢比他少很多。這倒沒有引起我有什麼自卑,我有水暖工安裝手藝,隻是工地的水暖安裝還需要一些時日,工頭讓我先給瓦匠打下手,等水暖安裝工程開始後我就會被派上用場。
一天吃過晚飯之後,李研約我到街上走了一會兒,在閑聊的時候,他提起了自家親屬去日本打工掙錢的事,並問我有沒有興趣去日本當研修生。
這種事我還是第一次聽說,聽他詳細講述完相關事例後,當即我就問他知不知道去哪裏報名?
兩天之後,我和李研利用午休時間去濟南一家勞務出國中介進行了谘詢,並要來了一些申報研修生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