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神秘消失的老人
聽白胡子老爺爺講完“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之後,我感歎地連聲說:“老爺爺,你的知識真淵博,你一共給我講了兩個故事,這兩個故事我都記住了。你說人的記憶力是不是有些奇怪,有些東西你反反複複的看了多少遍也記不住,可是,有些故事聽過一遍,就可以記得的紮紮實實,以前我不相信小說中描寫的某某人看書過目不忘,如果從聽故事的角度講,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會有超強的記憶力,隻是你怎麼想辦法把自己的記憶個力調動起來,既然動人的故事聽一遍就可以記住,為什麼自己想學想看的東西就記不住呢?
老爺爺說:“依我看,人的記憶力都是差不多的,有些事兒能不能記住主要看你是不是用心了!為什麼有的故事聽人家講一遍你就能記得紮紮實實?這主要是你聽的用心,什麼叫用心呢?就是你在聽這個故事的時候心裏麵沒有任何雜念,沒有任何別的想法,聽完上句,還想聽下句,再加上故事都有一個發生、發展、到結束的過程,有很強的連貫性和吸引性。整個故事講完了,仔細聽故事的人就會把它紮紮實實地記在腦子裏,就像人們看電影一樣,雖然畫麵一閃而過,離開電影院之後卻能講出電影故事的各個情節,這也可以稱為過目不忘,這種過目不忘不隻是發生在記憶力特別好或特別聰明的人身人,任何一個看電影的人,包括老人和孩子都會有這種過目不忘的本能。如果我們在學習某些知識的時候,也能把這種天生的本能調動起來,哪裏有記不住學不會的道理!”
“爺爺,那麼怎麼才能在學習其它知識的時候象聽故事和看電影那樣用心和專心呢?”
“這就要靠自個兒悟了,你聽故事和看電影的時候是怎麼用心的隻有你自己知道,仔細琢磨你在聽故事和看電影的時候是怎麼把心靜下來的,是怎麼產生專注力和注意力的?那麼你在看書學習的時候同樣用這種專注力和注意力,肯定就能看進去學進去了,學過看過的東西也就容易記紮實了。現在有很多人都發表文章論說提高記憶力有什麼好方法,那些方法看起來說的頭頭是道,實際上並不實用,每一個人的用心不一樣,調動專注力的方法也不一樣,隻有自己悟出來的方法才最有效最實用。有的人一說到記憶力就把一些神童和世界上絕頂聰明的人拉出來做文章,從人家身上總結挖掘聰明的才智和方法,看上去說的頭頭是道,好像很在理,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這樣的說法一點用都沒有,就連神童和絕頂聰明的人自己都說不清楚自己為什麼會有超強的記憶力,別人僅憑自己的主觀意想和猜測豈能把別人身上的意識細胞移植到你身上,所以我是不相信論文和論說的。自己身上本能的東西還要靠自己去挖掘、去感悟。別人所發表的議論和論述對你或許沒有什麼意義!”
爺爺的說法雖然沒有深篇大論,卻把如何調動記憶力的方法說的很透徹,簡言之,你聽故事看電影時有什麼樣的心態,看書學習時就用什麼樣的心態!如果想學到和記住更多的東西,就自己去開悟吧!
我認為,人們腦袋裏不是沒有東西,而是裝了太多太雜的東西,由於沒有係統歸類,不知道你所學的東西隱藏在腦子的哪個細泡裏或哪個夾層裏,現用的時候調動不出來。就像你的衣服兜裏裝了很多雜亂的東西一樣,如果你把它分門別類的整理好,需要的時候,隻要一伸手就可以把某種東西挑選出來,如果你沒有歸類,隻能把兜裏所有的東西拿出來放在桌子上才能一點點挑選出來。我認為,學會這種在腦子裏歸類的方法說難也不難,比較切實可行的辦法就是通過做學習筆記的方法把腦子裏已有的東西歸好類。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感悟,當有人提起一個話頭或者話題時,你腦子裏會隨著這個話題的延續會想起很多與此有關聯的事情,甚至會不加思索地滔滔不絕地把自己經曆過和學習過的很多知識穿插起來講述很多道理;如果沒有這個話題的引導,讓你單講你所闡述的某一個故事或某種見解,你的腦子裏就可能是一片空白,根本回憶不出來在你誇誇其談時所表達出來的某個細節和某種獨特的見解。在日常生活中,你如果經常在日記中把你所學過的東西歸歸類,時間久了,你腦子裏的雜亂無章的東西自然會在腦子裏有序排列,無論是先學的和後學的知識都能較好的融會貫通,人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實際運用知識的能力也會提高。人所謂的聰明也正是基於平時知識的積累才啟發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