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剛想走開的時候,垂釣者說:“唉!你先別走啊,我話還沒說完呢?
“我不是要走,我是想出去買點吃的喝的,咱爺倆邊吃邊聊!”
“沒找到救命恩人,找到救命恩人的親侄子也是一件幸事。看你也不著急回家,我也很想跟你多聊一會兒。”
“我從家裏帶來吃的,如果你餓了也可以先吃點。聽我跟你接著說,我釣不釣魚不要緊,能不能釣到魚我也不在乎,我釣魚隻是為了消磨時間,隻是為了玩。不是我不帶你去找我大爺,其實他根本不住在這附近。”
我微笑著對垂釣者說:“距離不是問題,我是開車來的!”
“你不要著急嗎,聽我慢慢跟你說,我父親在世的時候,我大爺幾乎每年都會來我家看望我父親,那個時候我跟我父親住在一起,所以大爺每次來看我父親都會在我們家住幾天,我父親比我大爺小五歲,他們這代人共有兄弟姊妹四人。我大爺是家裏的老大,他這一輩子一直在外麵雲遊學道,因為沒有結過婚,也就沒有兒女,他孤身一人沒什麼牽掛,想去哪裏就去哪裏。由於我大爺名字叫董奉,所以他就沾了三國神仙董奉的光,許多人甚至認為他就是《神仙傳》裏描述的董奉,不僅具有長生不老之術,還有“起死回生”之法。且不說我爺爺和我奶奶死了之後他沒有辦法讓兩位老人起死回生,就是我兩個姑姑和我父親病危的時候,他也沒有辦法救治。他是懂一些道家的醫術和法術,也有能掐會算和占卜的本事。可是在他弟弟妹妹臨死的時候他也是束手無策,所以我說我大爺是個普通人,不是神。就連我大爺自己都說,他雖然學道修行幾十年,雖然有神仙的心智,卻沒有神仙的本領,他依然是個肉體凡胎,依然像普通人一樣,有生也有死,隻是他比較會養生,比較會調理,所以他的壽命會比他的弟弟妹妹更長一些。他雖然有些神通,但他並不是神仙,他也不想讓人們誤認為他是神仙。神通你懂嗎?”
我搖搖頭,表示不太明白神通和神仙的意思。垂釣者說:“依我的理解,神通就是有超乎常人的感知能力、觀察能力、洞察能力和理解能力。而神仙隻是文學藝術擬人化的一種表現形式。那些認為肉體凡胎也可以成為神仙的人我認為是著魔產生的一種錯覺!我不否認天界確有真神,如果沒有天界的真神在窺視人類和眾生,也就不會有“天道”和“天理”不可違之說了;如果沒有虛空法界各路神靈的監督,人無論做什麼壞事和醜惡之事都不會受到報應了;如果沒有天道和天理的約束,人不知道會惡劣成什麼樣,天下不知道會亂成什麼樣子,所以我相信天界確有真神,人的善良之心就是真神賦予的。從人修行的角度看,‘魔’是一種‘不善’方麵的產物。魔可以理解為煩惱,遺憾,恐懼,貪,嗔,癡。這些意念對人的修行和解脫是有障礙的,人本來就具備善惡,但事實上,人在出生之後,並不知道何謂‘善’‘不善’、‘適當’‘不適當’。隨著人性的成熟,人具備了善惡的分辨能力,而‘魔’力可以讓人本性發生改變,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著‘魔’了。魔可以理解為不是‘人’的眾生,但擁有超越‘普通人’的能力。神仙也可以說是心理層麵的東西,古人喜歡用擬人化的手法去描述一些心理層麵。天界的神和“神仙”不應當是“六道輪回”的眾生,而是宇宙間不生不滅的守護神,正因為神的公平正義、才使懲惡揚善的天平在製約著人類的活動,維護著世界的和平與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