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白胡子老人學道的經曆(1 / 2)

第89章白胡子老人學道的經曆

聊起在日本的經曆和見聞,幾天幾夜也難以說完,但我更想聽和更想知道的還是白胡子老爺爺的故事。當我講完我在日本吃魚的尷尬經曆後,便故意把話題轉到了白胡子老爺爺身上,“聽說白胡子老爺爺七八歲就離開家到外麵學本事,不知道他都經曆了什麼?學到了什麼?”

垂釣者倒是能喝些啤酒,他和我有些相似,吃喝的時候總是有很多說不完的話。小吃和啤酒似乎成了我們倆溝通交流的話引子,幾口啤酒下肚,我們想說的話都很多,我隨口這麼一問,他反張口問我:“你怎麼知道我大爺七八歲就離開家出去學道了,是我大爺跟你說的嗎?”

“不是,老人家雖然給我講過幾則故事,但從來沒說他是出家的道人,也沒有說他是幹什麼的,更沒說他家住在哪裏?雖然在第二次見到老人家的時候我問過這些事情,可他並沒有正麵回答我,所以到現在我對老人家真實的身分和經曆並不知道。但從老人的外表上可以看出他象個出家的道人。老人家七八歲離開家外出學道的事兒,還是我爹從一個老人那裏打聽到的,這個人年齡和你差不多,我爹說他可能是白胡子老爺爺的徒弟,不知道老爺爺的這個徒弟你是不是認識!”

“是有這麼一個人,他和我年齡相仿,一輩子未成家,他出家後以黑龍廟為家,也時長跟著我大爺到處雲遊。如今我大爺年歲大了,身邊也需要有個人照應,所以這幾年他就經常伴隨著我大爺身邊。”

垂釣者說到這裏,我突然想起一件事,便問垂釣者:“我想請問,去年這個時候,老爺爺住在你家嗎?”

“去年這個時候,是我父親去世三周年,為了給我父親做法事,我大爺專程從外地趕了回來,你怎麼知道他去年這個時候住在我家?”垂釣者有點吃驚且不解地問。

“十多年前,我見到白胡子老爺爺的時候,他話裏話外說我們倆再麵見,還需要等10年,去年這個時候,正好是10年,可是那個時候我還在日本,雖然記得這個約定,可是我回不來呀,今年一回國,我就又來到黃河邊兒,看看還能不能碰到老人家,雖然沒遇到老爺爺,卻遇到了你,這也是收獲滿滿呀!”

“原來是這樣。自從我父親去世以後,我大爺就很少來這個家了。幾十年來,我大爺結識了很多道友,無論他走到哪裏,都有棲身之處,和我們普通人相比,他無家無業,無牽無掛,四海為家,活的倒也逍遙自在!”

我說:“老人家這輩子就沒個固定的修行場所嗎,到現在他都90來歲了還能漂泊的動嗎?”

垂釣者說:我大爺自從八歲離開家之後,先是去了蓬萊閣,在那裏呆了幾天之後,就被我爺爺找到領回家了,可是在家裏呆了不到半年,他又偷著跑出去了,我爺爺為此又去蓬萊閣找他,但他這次出去之後並沒有去蓬萊閣。在他離開家的那幾年裏,我爺爺走了很多地方也沒有找到他。他這一走就是二十來年,據他自己說,在他離開家之後,他本來還想去逢萊閣學道,可是當我爺爺第一次找到他時,逢萊閣的道長就告訴他,以後不許到蓬萊閣來了,就是來了也會把他攆走。後來他聽人說五台山的神仙更利害,於是他就又偷著離開家要去五台山找神仙,他也不知道五台山在什麼地方,他盲目地走啊走,途中遇到了幾個小要飯花子,他就把從家裏出來時偷著拿出來的錢分給了大家,並說五台山的神仙有多麼曆害,學成了神仙,想去哪裏就可以騰雲駕霧去哪裏,想要什麼就會有什麼!這幾個小要飯花子比他大不了多少,又都是無家可歸的孤兒,聽我大爺一說,他們也都想去五台山找神仙學藝。他和這幾個小要飯花子一邊要飯一邊向人們打聽五台山在什麼地方,人們根本不把他們問的話當回事,有的大人會開導他們兩句,有的大人被問煩了,就給他們胡亂指個方向,他們這幾個小要飯花子就這樣在外邊兒闖蕩了幾年也沒找到五台山,隨著他們一天天長大,幾個孩子各奔東西,最後隻剩下我大爺一個人沒有喪失學道修行的念頭。憑著幾年間和幾個小要飯花子在一起闖蕩的生存能力,他雖然沒有走到五台山,卻在中原地區的一座山上找到了一個叢林廟,當時這個廟宇的道長是清朝光緒年間一個被貶的縣官,這個縣官任職期間曾經破獲過很多疑難案件,由於他在破案期間對一樁涉及到皇親國戚的案件秉公審理,受到了權貴們的要挾恐嚇甚至是收買,這個縣官不原意與權貴們沆瀣一氣,他便以養病為由辭官來到這清靜的地方進行修煉,由於他出身於書香門第,再加上多年刻苦的修煉,他被定為這個叢林廟的道長,我大爺來叢林廟之後,向這位老道長講述了自己這幾年為了尋師學道所經曆的種種苦難。按照規定,我大爺應該先到子孫廟學幾年才可以在叢林廟常住,但是老道長為我大爺的執著和真誠所感動,便把他留在身邊當書童,每天不僅教他識字,還教他如何修煉,他在這位老道長身邊一共呆了十八年,直到老道長仙逝後他才離開這個叢林廟開始各地雲遊。以其獲得更多的道中之秘籍。老道長臨去世的時候,還將他自己寫的一本書稿交給了我大爺。這本書稿我也看了,裏邊的內容全是老道長擔任縣官時破案的一些經曆。全是用毛筆小楷書寫的,從字體上就可以看出,老道長確實出身於書香門第,那字寫的真是太美了,當代人很少有人能寫出這麼好的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