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難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佛陀三十二相,阿難三十相,由此可見阿難少年英俊,相貌莊嚴。而阿難陀的年輕貌美,也引來了很多麻煩。
據《楞嚴經》第一卷記載,有次舉行大法會後,佛陀帶領許多弟子接受波斯匿王的供養,阿難沒跟上,於是就單獨到舍衛城街上乞食。走了很久來到一個聚落,缽還是空的,阿難又熱又餓又渴。剛好前麵有一口古井,一位女子正在那兒打水,阿難走到井邊,這名女子抬起頭看見這位出家人,眼前一亮,心中發出讚歎:“多麼莊嚴的比丘啊!”一念之間,她心裏生起強烈的愛念。
這名女子名叫摩登伽女,屬首陀羅種姓。依據印度的傳統,首陀羅種姓的人為四種姓中最下階級賤民,以清掃街路為業,他們既無權誦經、祭祀,不能與四種姓中的其餘三個種姓交往,甚至不可以直接將水、飯食等物親自送給其它三種姓的人。所以當阿難向摩登伽女要水時,摩登伽女猶豫不決,不敢把水供養給阿難。阿難知其原因,安慰她道:“佛陀教導四種姓平等,你雖屬首陀羅種姓,但一樣可以供養比丘飯食。”摩登伽女聽後萬份高興,歡歡喜喜地將水倒入阿難缽中,並瞪著大眼注視著阿難,直到他離開。
摩登伽女回家後,便得了相思病,整日思念阿難,飯食無味,從此失去了人生的樂趣,終日不是憂鬱,就是沈思。眼看著花一樣的嬌容日見消瘦,她的母親放心不下,再三盤問她究竟有什麼心事折磨她。摩登伽女最後才告訴母親她的心思,並讓母親想辦法把她嫁給阿難。但母親知道比丘是神聖不可犯的,女兒這種愛戀之心,根本不可能實現。可是女兒死求活求,一心隻愛這位比丘。
母親愛女心切,隻好硬著頭皮來找阿難,並說,“我的女兒對你一見鍾情,朝思暮想,我願將女兒許配給你為妻。”
阿難說:“我所持的戒律不可以取妻。”
摩登伽女的母親哀求阿難說:“你若不取我女兒,她便會自殺,懇請你救我女兒一命。”
阿難十分為難地說:“我隨佛出家,身為比丘,不可結婚生子。”
摩登伽女的母親回來後將情況如實向摩登伽女說明,並勸說女兒死了這條心。可摩登伽女不甘心,哭著對母親說,“我若不能成為阿難的妻子,便會死去。母親有大神力,可以救我。”
母親答道:“天下之道力,無有人能勝過佛與阿羅漢。”
摩登伽女說:“母親可以念符咒使阿難迷惑,天黑後不許他出門,然後我們便可以成夫妻了。”
摩登伽女的母親無奈之下,當阿難再次來到她家門口托缽化緣時,她便用邪術迷使阿難迷迷糊糊,身不由己地進入摩登伽女的家,摩登伽女大喜,把自己打扮得如花似玉,來誘惑阿難。阿難心知不妙,不肯依從。摩登伽女的母親大怒,在門前點燃一堆火,拉著阿難的衣服威脅說:“你再不順從,便將你投入大火燒死。”阿難心中有若難言,悔恨平時不用功,危難之時力不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