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不愉快的一幕(1 / 2)

提起日本最受歡迎的都市,恐怕就是東京、京都、大阪,還有就是北海道的劄幌了。那霸屬於日本熱帶地區,是冬季感受夏季風光的最好去處。別外國遊客了,就是日本本土的人,那霸也是冬季旅遊的熱門地區。到了夏季,去那霸市旅遊觀光的人流就會大量減少。

京都和大阪市相距很近,按照趙曉波的安排,他是想先帶領家人在東京、北海道和那霸市遊過之後再返回大阪,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它可以隨時帶領父母和兒子到大阪府的周邊城市遊玩。

在新幹線列車上乘坐了兩個多時,趙曉波一家人就從大阪來到了東京。

東京是日本的首都,與大阪相比,東京的建築比較輝宏,城市規劃和布局也比較合理。這是因為,二戰期間整個東京市幾乎被美軍轟炸機夷為平地,戰後,日本政府對東京市在重建過程中進行了重新規劃,所以東京市現代化建築風格比較突出。而大阪在二戰期間隻是局部區域遭到美軍戰機轟炸,由於日本的土地大部分屬於個人或團體所有,政府很難進行全麵統籌規劃,所以大阪市的規劃布局依然保持著二戰之前的建築格局,寬闊的馬路和現代化的樓群在大阪市並不突出。

在家人赴日之前,趙曉波已經在網上做了很多的功課,應該去什麼樣的地方遊玩,應該選擇什麼樣的交通工具,應該在哪裏居住,他已經弄得明明白白,並且在從大阪出發之前他就定好了在各地居住的房間。

出了東京站之後,趙曉波看到站前有排隊等候載客的出租車。他便帶領家人走了過去,他們搭襯出租車司機是一位七十來歲的老者,當趙曉波一家人來到出租車跟前的時候,老者麵帶微笑地從車上走下來。

老司機穿得很正規,手上戴的潔白的手套,頭上帶著大簷帽,身上穿著整潔的製服,趙曉波沒看明白他的出租車上寫的是哪家出租車會社的。

趙曉波在日本呆了這麼長時間,一些日常用語也算聽得明白。當這位司機向趙曉波一家人鞠躬問好之後,便接過趙曉波手中的行李箱。趙曉波知道他要將行李箱放在後備箱裏,也知道日本老人有一種不服老的精神,看到這位年齡這麼大的司機,他本想自己將行李箱放進後備箱裏,可是當他看到老人矍鑠而又堅決的眼神,他在“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謝謝)的同時,還是把自己手裏拉的行李箱交給了這位老司機。

後備箱關上後,趙曉波拿出自己的手機,將他預定的賓館的照片讓司機觀看。司機帶上老花眼鏡看過後,示意趙曉波一家人上車。父母和兒子坐在後排,趙曉波坐在了副駕駛的位置。

轎車開動後,趙曉波父親才注意到日本車的方向盤在右邊,車輛和饒走行則靠左側,而“的哥”的年齡看上去比他還要大十多歲,在中國,他還真沒有見過這麼大歲數的人開出租車的,而在日本,六七十歲老人開出租車的占大多數。他有點不理解,雖然日本司機聽不懂中國話,但是當著這個老司機的麵,他也沒好意思和趙曉波討論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