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線上布局”(2 / 2)

“中間開花和圍城打援這兩個詞你們應該聽說過吧,”劉瑾又指著那些並沒有圓圈的地方笑了笑:“喏!這些空白地區就是那些百貨大樓,購物商場,各大超市。

易購品牌店作為超市的旗幟放在中間,剩下的易購到家便利店則把這一圈雜七雜八的東西都圍起來。。。所以這就是易購超市線上線下的最終模式。”

楊誠眉頭緊鎖:“劉總準備邁入電商?”

“嗯!我們的底蘊不足,要想在線下打贏那些大型超市集團,說實話不太現實,所以我們要把戰場放在我們熟悉的領域,在線上,我們已經有了易趣網,易聽音樂,知名度和其他集團不同日而言。”

李洋開口了,互聯網的事他有發言權:“可,國內別說電商行業了,互聯網泡沫的影響才剛剛消失,而且電子商務正處於初期不穩定狀態。。。”

劉瑾點點頭,打斷他的話,“所以,這是我們的機會,不穩定也就意味著機遇。等他們穩定了,那時候市場蛋糕也就被分完了。”

劉瑾清楚記得天寶就是明年五月份成立的,成立之初就搞的現在正火熱的eyab疲於奔命。

連天寶這種初期根本沒有質量可言的電商平台都能這樣,自己有著超市完善運營,質量有保障的資本和易趣易聽龐大的流量群,打開局麵應該很容易。

現在最主要的就是把易購超市的品牌意識深入下去。

“而且我們隻做B2C模式,易購網上商城隻負責我們超市所有的產品,初期我準備在那十個店裏選出三個和香檳店一起作為試點,所有的商品都從超市倉庫發出,由各個旗艦店統一分配,再由分布均勻的易購便利店負責送貨上門。”

劉瑾的想法說簡單也簡單,如果實踐成功,他會根據銷售情況大數據建造幾個大型倉儲中心。

網上接單,訂單根據用戶所在省市,指令下達給當地旗艦店,再由旗艦店根據用戶所在街道小區,分發給指定便利店,負責快遞這塊的員工再根據便利店有無這個商品,沒有直接從旗艦店提。

最終送貨上門。

“快遞物流這方麵也是我們負責?”韓梅對收入和支出這方麵很敏感,按劉瑾這麼說,最終花費或許會很大。

“嗯!易購便利店初期我打算一個店3-4人的配置,看店的,清理貨物的,負責商城係統的,和一個送貨的。當然,除了負責商城的那個,其他人輪流負責快遞業務,如果出現物流高峰期,也可以3個人一起送貨,具體情況還得看客戶數據分析。”

後世對於快遞這一塊,客戶的要求越來越嚴,從最初的半個月,一周,三天,次日達,當日達,限時達,都是快遞行業需要攻克的難關。

劉瑾打算初期就一步到位,這些便利店不僅僅是快遞服務點,還是活生生易購品牌廣告。

一個便利店負責的範圍範圍大概是在5公裏左右,當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如果是像盛海那樣的國際性大都市,服務範圍和服務點肯定更加密集。

不過這樣一來,一線員工數量肯定會極速上升,一個城市少則數百,多則上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