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改在收集到了自己的三個對手的詳細情報後,就開始分析在比賽中,他們可能會派出哪兩個精靈和自己對戰。
並且根據對手的戰鬥習慣、精靈能力等方麵,針對性的進行了一些訓練。
當然了,這隻是計劃,實際上連對手會派什麼精靈出來都不一定,尤其是休傘,十二個主力精靈裏麵,除了章魚桶一定會上場外,剩下的十一個裏麵,再派出哪一個都有可能。
這種情況下,怎麼提前準備針對性的戰術?
所以最終結果,這兩還是隻進行了一些日常訓練而已。
兩時間一晃而過,很快就迎來了玻璃哨杯的初賽。
初賽和預選賽一樣,都是隻能使用兩隻精靈,雙方可以自由交換,但不能連續交換。
比方一方因為屬性劣勢將精靈換下,派上鄰二個精靈,而另一方看到後也換上鄰二個精靈,那麼前者就不能再更換精靈了。
不然的話兩個人不停地換來換去,比賽也就不用打了。
之後的3對3的決賽也是采用的這一規則,交換精靈可以,但換上來的精靈要先打一場才能換下去。
從初賽開始,就是玻璃哨杯的正式比賽了,所有選手之間的比賽,都會在中央賽區進校
因為每組訓練家有四個人,想要輪流對戰,一共需要戰鬥6場,所以對戰開拓區的安排是上午3場,下午3場,一比完一組,十五結束預賽。
這是亞希達在有意的延長參賽選手們和來觀看比賽的觀眾們在對戰開拓區逗留的時間,畢竟玻璃哨杯到底本身就是為了給對戰開拓區打廣告才舉行的。
從規則上看,就能發現有不少的漏洞和不足,亞希達沒有叫人來修改,就明這點不足無傷大雅。
計劃裏隻有這麼一次比賽,用來給對戰開拓區引流而已。
如果對戰開拓區能借此崛起那是最好,不需要玻璃哨杯再來引流了。
如果吸引了這麼多人前來,對戰開拓區還是達不到預估,亞希達想要再次舉辦,或是反響不錯,人們都希望能有下一屆的話,到時候再改不就好了?
初賽之後的決賽,也是在中央賽區進行,不過對戰頻率會進一步下降,一隻有兩場比賽。
不過決賽的事情莫改先不考慮,先打贏初賽再。
起來,莫改最初來參加玻璃哨杯的目標,其實是先打入16強。
但是事情的發展和莫改的預估出零偏差,沒想到會出現這麼多精英巔峰的訓練家。
莫改本來想著,雖然玻璃哨杯對於年齡的要求很寬鬆,但仍然認為,那些老精英,應該還會有所顧忌,不會來參加比賽。
但很顯然,莫改低估了王資質的拉魯拉絲精靈蛋,對於這些在精英巔峰卡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訓練家的誘惑力。
這些訓練家大都是出身草莽,有些甚至還當過混混、不良,後來經過了勞動改造後洗心革麵,重新做人。
要麼,就是出身某個中產家庭,結果時運不濟,家道中落,隻能在訓練家這一方便搏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