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靠運氣(1 / 2)

夏朗介紹的兩人,是一對夫妻。

女的名叫閆如雲,男的叫曾瑋,他們在運河路上開了一家曾記湯鍋餐館。

今天可是周六,又是臨近傍晚的飯點,正在忙碌的時刻,還特意來家裏等自己……

想到這一點,秦昊掃了這兩人一眼,帶著推辭的語氣,淡淡的道:“我隻是一名處在休學期的大學生,不知道有什麼地方可以幫到你們?”

“小昊,別說的這麼不情不願的。”

夏朗瞪了秦昊一眼,語帶不滿的哼道:“如果是讓你很為難的事情,我是不會領著他們上門的。”

“小昊,我記得你在京城協和醫院看病時,醫院還特意為你成立了一個專家課題組。”

“那個,我問你,協和醫院的盧旻專家,是不是專家組成員?”

對於這個盧旻專家,秦昊還是相當熟悉的。

他是京城大學協和醫學院的博導,協和醫院神外科副主任,在國內的神外手術領域,屬於排名前五的大牛人物。

當時,為研究秦昊這奇怪的病症,協和醫學院的很多知名專家教授,都對秦昊進行過研究,尤其以神經內外科和腫瘤科的專家,投入的精力最多。

秦昊可沒少被這位盧醫生帶去做檢查,做試驗和研究。

他沒有直接回應,轉而詢問閆如雲和曾瑋兩人,“你們這是有顱腦腫瘤病人?”

閆如雲忙不迭的點頭,說:“是的,我媽媽腦內長了一個很大的腫瘤。”

“帶著媽媽去了省城醫院,那裏的腦科專家說,手術難度太大,九死一生,不建議手術。”

“我們聽說,協和醫院的盧旻專家在顱腦腫瘤這方麵,在國內是數一數二的。”

“隻是這樣的大人物,我們沒有半點門路聯係上。”

她麵帶哀求的說:“秦昊,我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母親等死。”

“能不能請你聯係一下這位盧專家,請他看一看母親的腫瘤,還有沒有手術的可能?”

“秦昊,求求你!”

曾經有一個理論,說是通過六個人,就可以聯係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人。

秦昊明白,自己成為了這鏈條中關鍵的一環。

他麵帶為難的說:“閆如雲,對於你母親的情況,我非常同情。”

“不是我不願幫忙,想必你們也能想象得到,我也隻是以病人的身份,與這位盧教授認識一二,根本就說不上什麼話的。”

一直沉默不語的曾瑋,懇求道:“秦昊,你是京城協和醫學院的學生,又是盧專家曾經的病人,至少和這位盧專家是熟悉認識的。”

“我們是真的一點關係和辦法都沒有啊,請你幫幫我們吧。”

陪著一旁的陳瑩,看著眼圈開始發紅的閆如雲,也心有不忍的說:“兒子,如果你真的能聯係上這位盧專家,或者是他的助手什麼的,你就試一試。”

秦昊想了想,對閆如雲說:“我先看一下你母親的顱腦腫瘤影像!”

早有準備的閆如雲,急忙從隨身背包裏取出一個大信封,遞過來,急切的道:“我媽媽的顱腦腫瘤影像圖,都在這裏。”

秦昊接過大信封,從裏麵抽出一張六聯核磁影像圖,對著陽台透過來的自然光開始瞧。

這是前顱膠質瘤,大小如雞蛋,且邊緣極其不規則,已經下深到顱腦很多關鍵的功能區。

如果手術的話……

他一張又一張的翻看著腫瘤的影像圖,在腦海中開始思慮可能的手術方案。

為重回協和醫學院複讀,並盡可能的提前畢業,秦昊是做了不少準備工作的。

最主要的一點是,他利用守護基地的先進科技,把收集到的地球上近千本醫學專著,數萬篇醫學論文,近十萬病曆,就像拷貝到硬盤上一樣,直接輸入了自己的大腦裏。

這種高效的傳授知識的方式,讓秦昊歎為觀止。

整個信息流輸入也就不到一秒,卻可以節省十幾年,甚至數十年的地球常規學習時間。

如果這項科技可以在地球上實現,那每個人可以節省出的學習時間……

圖加爾看出了當時秦昊的心中所想,好笑的介紹道:“按照你可以理解的詞語來說,這項科技在地球上的實現,需要有兩個基本條件,一是生物智能技術的高度發展。”

“二就是,地球人類大腦的高度開發。”

“先不說生物智能技術的跨越式提升,也就是你,經過了基因複原和強化,讓你的大腦承受能力相比地球人類有了大幅度提升。”

“隨便換一個地球人類,他的大腦會被這輸入的信息流,直接衝擊成一團漿糊。”

後續經過在守護基地的一番體驗,秦昊終於明白,一個生命種族在智力、科技等方麵的巨大提升,與身體的進化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