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路在何方?(1 / 3)

“收~廢書本、廢報紙、廢鐵廢銅~~”

賣完了菜刀,賀宏軍先回去了。

顧猛給母親捎了個口信,暫時在縣上留幾天。

他沒想出發財的路子,就蹬著一輛人力三輪車,走街串巷地幫劉長山收廢品。

時代在變遷,經濟政策放寬,人們的日子開始闊起來了。

三轉一響,手表、自行車、縫紉機、收音機,這些東西,縣裏人家大部分都有。

新東西進了門,舊的物件自然要被淘汰,騰出地方安置新家具。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越是發達的地方,淘汰率更高,速度越快。

劉長山不止在縣上收破爛,還跟市裏幾個垃圾站有聯係。

他經常從市裏倒騰一批舊家具,拿回來修一修,再便宜賣出,中間小賺一筆。

顧猛跟著打雜,一天也能賺幾毛錢。

可是一個活了兩輩子的人怎麼能每天掙毛票?

這事被人知道了肯定要笑掉大牙。

他每天皺著眉頭想主意。

一次顧猛跟著去了市裏一家廢舊站品站,看到了一大堆嶄新的牛筋鞋底子,黃褐色的很結實,他好奇打聽了一下,才知道今年市裏鞋廠做鞋模數據出了差錯,質量稍差了一點,一千多雙鞋底宣告報廢,被廢舊站老板收了準備賣,可是鞋底不好賣,就一直留在這裏。

看到這些鞋底,顧猛突然靈光一閃,想到了一個門路,或許可以試一試。

顧猛指著院子裏的鞋底,“山爺,你覺得我做皮鞋的生意能不能賺錢?”

“你會做鞋?”劉長山有些不相信。

“我會的可多呢!”

上輩子他不是什麼大人物,可也學會幾樣手藝,打鐵、挑破爛、挖煤、修鞋、健身...

好吧,這幾種先天技能聽著都挺寒酸的,全是窮苦人會的玩意兒!

可換個說法就不一樣了。

這五種技能代表著五個行業:鋼鐵、收藏、煤炭、服飾、健康。

想賺錢最好從熟悉的行業出發。

顧猛深思熟慮了一番,“山爺,我準備把這些鞋底收回去,自己做鞋賣。”

“做鞋可不簡單,你仔細些,別亂花錢!”

“山爺,我知道,我先做幾雙試試!”

說幹就幹,顧猛從市裏廢舊站買了二十多雙皮鞋鞋底,五毛錢一雙,又買了一些熟皮革,大都是牛皮、羊皮,這裏離藏區近,皮革價格不高。

又順路買了一套做鞋的工具,鞋掌、改錐、膠水、牛筋線等等,花了一百多。

前世瘸了腳,養傷的時候,他不想閑著,跟著師傅修補了兩年多的鞋,對改造舊鞋頗有心得。

來了興趣,他摸索著做了幾雙鞋自己穿。

現在有了材料,他有把握做出幾雙樣式不錯的新鞋。

他在劉長山的院子裏閉關了五天,專心做鞋。

五天之後,十多雙嶄新的皮鞋出爐了。

他本來就是老司機,加上後即經常穿皮鞋,了解比較多,在做鞋子時,他按照後世的審美設計,增添了很多小巧心思,總體上比市麵上的皮鞋耐看了不少。

“嘖嘖,你這手藝,比市上的老竇還好!”

劉長山拿這鞋左看右看,硬是沒挑出毛病。

“山爺,能賣出去?”

“皮鞋不好賣呀!”

“沒事,試一試,不行再說!

顧猛不怕賣不出去,水滸中有句話說的好:饑不擇食,寒不擇衣,慌不擇路,貧不擇妻。

現在山裏人大都穿著父親編的草鞋和母親納的千層底布鞋。

草鞋穿著磨腳,布鞋有愛心它不防水,不方便運動。

很多人的新年願望便是擁有一雙好鞋,能上山能涉水,能引起別人的羨慕。

隻要價格便宜點,應該很有市場!

......

清晨,天氣晴朗,萬裏無雲。

丘山縣汽車站前的街道上,行人紛紛。

以前車站門口隻有幾個賣水果賣卷煙的小商販,今兒個多了一個叫賣的聲音。

“賣鞋了,新鮮出爐的皮鞋,走過路過莫錯過呀!”

顧猛坐在鞋攤子上,望著流水般的人群,大聲叫賣著。

叫了幾聲,有人在攤子前停下了,來人穿著一身整齊的藍色中山裝,腳下穿著一雙大頭皮鞋,腋下夾著一個黑皮包,像是個在政府裏工作的人。